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23章 第23集:四季养生则

第23章 第23集:四季养生则(2 / 2)

轩辕站上大青石,清了清嗓子。晨风吹过,带着远处溪水的潮气,也带着药田的草木香。“族人们,今日召集大家,是想说说‘活’的道理。”

底下有人笑了:“轩辕,谁还不会活?”

是个叫木禾的女子,她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野菜,绿油油的,沾着露水。她性子爽朗,说话直来直去。

轩辕也笑了:“活容易,活得舒坦,活得少生病,就不容易了。你们看这天地,春天草木发芽,夏天枝叶茂盛,秋天结果落叶,冬天藏起生机,这是规矩。人活在天地间,也得守这规矩,不然就会像石生那样乏力,像老阿妈那样咳嗽。”

他指着东边的山,太阳已经爬上山头,把光线泼在坪上,暖融融的。“春天,天地的气是往上走的,草木都在舒展,人也得舒展。怎么舒展?多到外头走,多活动筋骨,别总闷在屋里。吃饭呢?多吃些刚冒芽的菜,像荠菜、香椿,这些菜带着春气,能帮着身体里的气往上走。但也别太贪嘴,春天肝气动得厉害,少吃酸的,免得肝火太旺,脾气暴躁。”

石生站在人群里,听到这里,红着脸笑了。前几日他确实动不动就想发火,跟着孩童们跑了几日,又喝了疏肝草水,心里那股烦躁劲不知不觉就没了。

“到了夏天呢?”轩辕继续说,目光扫过人群,“夏天日头最烈,天地的气最旺盛,人也得跟着‘旺’。多出汗,把冬天藏在身体里的浊气排出去。但也别贪凉,别总往阴凉里钻,别喝太多冰水,不然热气被堵在里头,就该生疮、拉肚子了。夏天养心,心属火,和夏天相应,所以夏天要心宽,别急躁,像井水一样,看着热,底下却凉着呢。”

有个叫火塘的汉子,夏天总爱往溪水涧里钻,去年夏天就得了痢疾,拉得脱了形。此时听着,忍不住点头:“去年要是早知道,就不总往水里跳了。”

“秋天呢?”轩辕的声音沉了些,带着秋日的肃静,“秋天草木结果,然后落叶,天地的气开始往回收。人也得收,别像夏天那样疯跑了,干活悠着点,别累着。秋天燥气重,肺容易受伤,多吃些润肺的,像梨、蜂蜜,少吃辣的,免得燥上加燥。还有,秋天要早睡早起,跟着太阳走,别熬夜,不然肺气收不回来,就该咳嗽、流鼻血了。”

老阿妈的儿媳站在人群后,听得仔细,手里的野菜篮子都忘了放下。她想,回头得给阿妈多采些润肺的草药,再找些野蜂蜜,让阿妈泡水喝。

“冬天,”轩辕的声音更沉了,像落雪前的天空,“天地闭藏,万物蛰伏,人也得藏。少出门,多休息,养精蓄锐。冬天养肾,肾藏精,就像地里的种子,藏得好,来年才能发芽。所以冬天要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了再干活,别冷着冻着。吃的呢?多吃些厚实的,像肉、根茎菜,帮着身体藏精气。但也别吃太多,免得积食,把藏的气堵了。”

人群里静悄悄的,只有风拂过树梢的声音。族人们看着轩辕,眼里带着信服。他们想起自己生病的时候,大多是没按着时节来——冬天里非要去河里捕鱼,结果冻出病来;秋天里贪嘴吃太多辣的野果,咳了一整个冬天;夏天里闷在窑洞里不肯出来,浑身起疹子……原来不是什么邪祟作祟,是自己违了天地的规矩。

“所以啊,”轩辕走下大青石,走到人群中间,声音温和却有力,“养生不难,就四个字:顺时而动。春天像嫩芽一样舒展,夏天像烈日一样旺盛,秋天像果实一样收敛,冬天像种子一样闭藏。跟着天地走,身体自会安康。”

有人站起来问:“轩辕,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比如每日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岐伯上前一步,接口道:“我和轩辕会把这些道理写在树皮上,挂在议事坪,让大家照着做。春天,日出而起,日中稍歇,日落散步;夏天,天微亮就起,日头最烈时歇晌,月出后再歇;秋天,天刚亮就起,日落而息;冬天,天光大亮再起,日落就歇,别熬夜。”

“那吃的呢?”又有人问。

“我会带着药童们,按季节采草药,告诉大家什么时节该吃什么,怎么吃。”岐伯笑道,“比如春天采疏肝草,夏天备清心叶,秋天晒润肺果,冬天存温肾根。”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孩子们蹦得更高了,手里的柳条抽得更欢。石生攥着手里的藤条,心里琢磨着明日起得再早些,多跑一会儿;老阿妈的儿媳提着篮子,想着赶紧回家煎药,再去寻些蜂蜜;火塘拍着大腿,决定今年夏天再不贪凉,要跟着太阳一起“旺盛”。

轩辕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融融的。他想起在崆峒山时,广成子说的“天地有常,道法自然”,原来这养生的道理,从来就不在高远的仙境里,而在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寻常日子里,在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里。

风又起了,吹得议事坪边的杨树沙沙作响,新抽的杨叶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无数只绿色的眼睛,看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看着他们即将循着天地规律,好好生活的模样。

欲知轩辕和岐伯如何将这些养生规矩落到实处,族人的身体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