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18章 游牧医理,强体御病

第18章 游牧医理,强体御病(1 / 2)

第18章:游牧医理,强体御病

天刚蒙蒙亮,西陲草原上便已响起牛羊的哞咩声,混杂着牧民们爽朗的吆喝。轩辕裹紧了身上的羊毛披风,望着远处毡房升起的袅袅炊烟,鼻尖萦绕着一股淡淡的奶香味。昨夜与西陲长老的长谈,那些朴实却蕴含深意的话语,还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

“我们牧民,一辈子跟牛羊打交道,跟草原较劲,身子骨要是不硬朗,别说放好牧,能不能熬过冬天都难说。”长老布满皱纹的脸在篝火映照下,显得格外真切,“所以啊,我们不怎么琢磨着得病了咋治,倒是天天想着,咋能不得病,咋能让身子骨跟草原上的狼一样壮实。”

这话像一颗石子,在轩辕心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他自幼目睹族人受病痛折磨,后来拜师岐伯,学得的也多是如何辨识病症、调配草药,总觉得医者的本分便是“治病救人”。可长老的话却让他换了个角度——若是能让人从根本上强健起来,少生病、不生病,那岂不是比得病后再去救治,更能护佑族人?

“长老,您说的‘强体’,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轩辕忍不住追问,身子微微前倾,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身旁的弟子赶紧拿起骨笔,在兽皮卷上准备记录。脚边的追风似乎也听懂了主人的专注,原本耷拉着的耳朵微微竖起,警惕地留意着周围的动静,却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长老笑了,露出嘴里几颗被岁月磨得有些斑驳的牙齿,他指了指外面正在晨光中忙碌的牧民:“你看他们,天不亮就起来,给牛羊喂料、梳毛,然后赶着羊群去水草丰美的地方。一天下来,走路走得脚底板发烫,挥鞭挥得胳膊发酸。这劳作,就是最好的强体法子。”

轩辕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个年轻牧民正扛着巨大的草捆,步伐稳健,脸不红气不喘;还有人骑着马,在羊群外围奔驰,身姿矫健如鹰。他想起自己部落里,有些人因为常年待在医庐附近,少有这般剧烈的劳作,体质确实要弱一些。

“可要是劳作过度,伤了筋骨咋办?”弟子忍不住插话,他之前跟着轩辕处理过不少因劳累导致的腰背疼痛,总觉得“过度”并非好事。

长老闻言,捋了捋下巴上稀疏的胡须,眼神里带着几分赞许:“这后生问得好。劳作要讲个度,就像放羊,不能让它们一下子吃太饱,也不能让它们饿着。我们牧民干活,累了就歇,渴了就喝羊奶,饿了就啃肉干,从不硬撑。你看草原上的马,天天跑,可要是真累了,你再抽鞭子它也不动,这是天生的道理。”

轩辕点点头,心里渐渐明朗。这不就和岐伯讲的“阴阳平衡”暗合吗?劳作能生阳,休息能养阴,阴阳调和,身体自然康健。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因为常年采药、研药,指腹上布满了厚茧,可比起这些牧民的手掌,还是显得细嫩了些。

“除了劳作,饮食上也有讲究吧?”轩辕又问,他注意到牧民的食物多是羊肉、羊奶、奶酪这些,少有五谷杂粮。

“那是自然!”长老拍了拍大腿,声音洪亮起来,“羊肉暖身子,羊奶养精神,奶酪扛饿。就说这羊肉,冬天吃了,在雪地里跑一天都不觉得冷;夏天天热,我们就多吃点酸奶,解腻又败火。啥时候吃啥,老天爷早就安排好了。”他指着远处正在啃食青草的羊群,“你看它们,春天吃嫩草,秋天吃籽实,从不乱吃东西,所以长得壮。人也一样,顺着时节吃东西,错不了。”

轩辕让弟子把“顺时饮食”几个字重点标注出来。他想起在南疆时,当地人夏天多吃苦寒的野菜解暑;在东方海滨,渔人常吃海产补充盐分。看来不管是哪个部落,饮食都和当地的气候、物产紧密相连,这或许就是“因地制宜”的另一种体现。

这时,一个牧民牵着几匹骏马从旁边经过,马匹皮毛油亮,眼神炯炯有神。长老指着其中一匹枣红色的马说:“这马,每天要遛,要给它刷毛,要检查它的蹄子。就像人,要洗澡,要剪指甲,要时常活动活动筋骨。”他转向轩辕,“你们医者管这叫啥?养生?”

“正是养生!”轩辕心中一动,“长老,您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养生之道啊。岐伯曾教导我们‘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就是在疾病还没发生的时候就做好预防,您和族人的做法,正是在践行这个道理。”

长老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原来这叫‘治未病’!我们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这么活着,少受罪。你们读书人就是厉害,能把这些事儿说出道道来。”

轩辕却没有笑,他望着辽阔的草原,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这些牧民虽然不懂复杂的医理,却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摸索出了最朴素也最有效的生存智慧。他们以劳作强筋骨,以饮食调阴阳,以顺应自然来规避风险,这比任何精妙的药方都更能守护生命。

“长老,您的话让我茅塞顿开。”轩辕站起身,对着长老深深一揖,“医者不仅要会治病,更要教会族人如何不生病。您和族人的养生之法,我要好好记下来,传给更多人。”

长老连忙扶起他:“可别这么客气。你们能把这些法子传出去,让更多人少受苦,是好事啊。”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对了,我们部落的孩子,从小就跟着大人骑马、摔跤,摔疼了哭一会儿,爬起来继续玩。你看他们,哪有那么多娇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