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188章 制定章程,医庐有序

第188章 制定章程,医庐有序(1 / 2)

第188章:制定章程,医庐有序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医庐药圃的苍耳叶上时,轩辕已经站在了传习堂的石阶前。他望着往来穿梭的弟子和病患,眉头微微蹙起——昨日那位腹痛的老妪,因为弟子们忙着给外伤者清创,竟在廊下等了近一个时辰;药库的苍术又少了半筐,问起时却没人说得清具体用在了哪些方剂里;还有两个新来的弟子,因为谁该去晾晒刚采回的紫苏,竟在药圃边争执起来。

“阿木,”轩辕回头,对身后跟着的大弟子唤道,“去把所有弟子都叫来,传习堂议事。”

阿木见先生神色严肃,不敢耽搁,转身便去招呼人。片刻后,二十名弟子陆续赶到,连正在给患者换药的阿石也小跑着来了,围裙上还沾着苦参泥的痕迹。

“都坐吧。”轩辕在堂中那张用整块柏木制成的长案后坐下,案上摊着几张空白竹简和一支石笔。“昨日之事,你们想必也有所察觉。”他目光扫过众人,“医庐初创时,不过三五人,病患也多是周边族人,如今求医的人从早到晚不断,弟子也添了一倍,再像从前那般随性,怕是要出乱子。”

阿禾性子最急,率先开口:“先生说得是!昨日那位老妪确实等久了,我当时在配药,没顾上安排,是我的错。”他说着便要起身请罪,被轩辕摆手拦下。

“不是谁的错,是规矩不全。”轩辕拿起石笔,在竹简上写下“章程”二字,“今日便定下几条规矩,往后医庐上下,包括我在内,都得照着做。”

弟子们立刻挺直了腰板,凝神细听。

“第一条,问诊有序。”轩辕在竹简上刻下笔画,“每日辰时开门,先让值日弟子在门口登记病患,分三类:急症者,如高热、出血、晕厥,直接入诊室;慢病复诊者,排上午;初诊轻症者,排下午。登记时要问清姓名、病症、来自哪个部落,记在‘候诊簿’上。”

他抬眼看向负责登记的弟子阿竹:“阿竹,你心思细,往后这候诊簿便由你掌管。每日寅时末就去门口候着,把登记的竹简排好序,按先后叫号。遇有急症,直接掀动诊室门口那面铜铃,里面的人听到就知道要优先接诊。”

阿竹连忙点头,手里的石笔已经在自己的木牌上记下“铜铃、候诊簿、寅时”几个字。她原是神农部落的牧羊女,因识得不少山野植物被选入医庐,心思果然比一般弟子细腻。

“第二条,药库管理制度。”轩辕又写下一条,“阿石,你力气大,且做事踏实,往后药库由你掌管。”

正在走神的阿石猛地回神,脸一下子涨红了:“先生,我……我认字不多,怕是记不住那些草药名。”

“阿禾帮你。”轩辕看向旁边的阿禾,“阿禾负责记录每日药材出入,入库时要验看品相——看是否发霉、是否干燥,合格的才入库,记上数量、采收日期;出库时,必须凭诊室开出的‘药单’,药单上要写明药材名、用量、用于哪位病患,你俩核对无误后再取药,取完在药单上画个‘√’,每日酉时对账,确保账物相符。”

阿禾和阿石对视一眼,都郑重地点了点头。阿禾识字多,正好能补阿石的短板;阿石细心,清点数量时绝不会出错,两人搭配倒是合适。

“第三条,弟子轮值。”轩辕继续说道,“分诊室、药圃、药库、传习四个组,每组五人,十日一轮换。诊室组跟着我或其他师兄问诊、抄方、处理外伤;药圃组负责育苗、除草、采收,按季节表行事;药库组协助阿石、阿禾管药材;传习组给新来的弟子讲基础草药知识,整理医案。”

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张木牌,上面刻着二十个弟子的名字:“轮值表我已拟好,贴在传习堂门口,轮到哪个组,便按职责行事,不得推诿。像昨日争着去晾晒紫苏的事,绝不能再发生——轮值表上写着谁的活,谁就负责到底,旁人若有余力,可主动帮忙,但不可争抢。”

两个昨日争执的新弟子红了脸,低下头去。

“第四条,诊室规矩。”轩辕的声音沉了些,“入诊室者,除患者本人和必要的陪同家属,弟子不得多于两人——一人抄方,一人协助诊查。诊查时,需问清发病时辰、症状变化、吃过什么、碰过什么,这些都要记在‘病案簿’上,不可遗漏。开方后,要向患者说清用法:是水煎还是酒泡,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有何禁忌,比如忌生冷还是忌辛辣,务必说透,让患者复述一遍方可放行。”

他想起前日那个喝了麻黄汤后又去溪边洗冷水澡的青年,结果风寒复发,不由加重了语气:“用药如用兵,医嘱若不到位,药效便要打折扣,甚至可能生新病,这是拿人命当玩笑,谁也马虎不得!”

弟子们听得心头一凛,纷纷点头应是。

“第五条,药材炮制有定法。”轩辕转向负责炮制药材的阿木,“你把常用药材的炮制方法,比如附子要沙土烘烤、甘草要蜜炙、地黄要酒蒸,一一写在木牌上,挂在炮制坊的墙上,新来的弟子必须先学会这些,经你考核通过,才能动手炮制。每种炮制好的药材,都要贴上标签,写明炮制日期和炮制人,出了问题,能找到源头。”

阿木捧着自己那本记满炮制心得的竹简,认真回道:“先生放心,我这就去整理,保证每种方法都写清楚,连火候大小、时间长短都标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