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177章 图谱传抄,惠及邻部

第177章 图谱传抄,惠及邻部(2 / 2)

传习堂里很快忙碌起来。五个弟子围坐在长案旁,手里握着削尖的竹笔,在新削好的竹简上一笔一划地抄写。阿木则坐在一旁,手里拿着轩辕给他的正本图谱,逐字逐句地核对。阳光透过传习堂的窗户照进来,落在竹简上,将那些草药的图案映得格外清晰,仿佛能闻到字里行间透出的药香。

抄写过半时,伏羲部落的使者也寻到了医庐。原来神农首领派人去伏羲部落通报防疫经验时,顺带提了一句要来求百草图谱的事,伏羲首领便也连忙派了使者过来,说愿意用部落里珍藏的矿物药材来换一份抄本。

“都是联盟部落,何须交换。”轩辕见使者也是个懂些医术的老者,便笑着说,“正好阿木他们在抄录,便多抄一份给你们。只是你们部落多山地,草药品种与神农部落不同,回去后若发现图谱里没有的草药,可记录下来派人送来,我来补充完善。”

老者感动得连连作揖:“先生真是仁心。我们部落住在山脚下,常有猎人被毒蛇咬伤,若是能在图谱里添上解蛇毒的草药,不知能救多少人命啊。”

轩辕让弟子在空白竹简上记下“蛇毒草药”几个字,对老者说:“我也曾处理过蛇咬伤,只是相关草药记载尚浅。你们回去后可留意,若有能解蛇毒的草药,便记下它的模样和用法,画成图送来,我核实后定能补入图谱。”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周边部落很快都知道了轩辕愿意传抄百草图谱的事。有的部落派来使者,带着本地产的草药作为谢礼;有的则派来识字的子弟,帮忙一起抄录,顺便学习辨识草药的方法。医庐的传习堂里,整日都回荡着竹笔划过竹简的“沙沙”声,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药香的混合气息,热闹却不嘈杂。

阿木带着抄好的图谱返回神农部落那天,轩辕特意将他叫到身边,递给他一卷额外的竹简:“这是我整理的常见病症配伍方,像风寒感冒用麻黄配桂枝,腹泻用马齿苋配乌梅,都记在上面了,或许能帮到你们。”

阿木接过竹简,只觉得沉甸甸的。他对着轩辕深深一拜,转身带着图谱和药方踏上归途。走出老远,他回头望去,只见医庐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与晨光交织在一起,像一幅温暖的画。他知道,这卷图谱带去的不仅是草药的知识,更是生的希望。

神农部落得到图谱后,首领立刻召集了部落里所有的医者和药农,在议事堂里开设了临时的传习点。阿木按照轩辕教的方法,每天清晨带着大家对照图谱辨认药圃里的草药,午后则讲解配伍方的用法。有个年轻的药农原本总把柴胡认成狼毒,对着图谱学了三日,便能一眼分辨出两者茎上的细毛差异,激动得逢人便说:“这图谱比师父教的还清楚!”

消息传到伏羲部落时,他们的抄本也刚抄录完成。老者带着图谱回到部落后,特意在部落的岩壁上凿了一块平整的石板,将图谱里关于矿物药材的部分刻了上去,日晒雨淋都不怕。部落里的孩童们常围着石板认字,不知不觉间也记住了不少草药的名字。

而轩辕的医庐里,抄录图谱的工作仍在继续。弟子们发现,随着各部落送来的草药样本越来越多,图谱上的空白处正被一点点填满:从南方部落送来的黄连,比本地的更苦,被补充进“道地药材”篇;从山地部落送来的解蛇毒草药“半边莲”,带着紫色的小花,被详细记录了形态和用法;甚至还有海边部落送来的海藻,被发现能软坚散结,也添入了水生植物的章节。

轩辕坐在书案前,看着不断增厚的图谱,心里感慨万千。他想起当初在终南山跟着岐伯学习时,师父曾说“医道不是一人的学问,是众人的智慧”。如今看来,这话一点不假——一部图谱,连接起了联盟的各个部落,让分散在各地的草药知识汇聚成河,这或许比他独自钻研十年更有意义。

傍晚时分,夕阳的金辉洒满医庐。轩辕走到庭院里,看着弟子们将新抄好的图谱卷成筒,用麻绳捆好,交给前来取货的使者。使者们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小心翼翼地将图谱抱在怀里,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先生,”一个弟子忍不住问道,“我们把图谱传得这么广,万一有人抄错了,用错了草药,岂不是坏了先生的名声?”

轩辕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那里住着联盟的各个部落,此刻或许正有医者对着图谱辨认草药,救治病患。他转过身,对弟子笑道:“医道的名声不重要,能救人命才重要。就算有差错,也是难免的,正好让他们在实践中修正——就像我们当初误认毒草一样,犯错了,记牢了,才是真的学会了。”

弟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低头继续整理着刚晾晒好的草药。晚风拂过,带着药草的清香,也带着远方部落的讯息。轩辕知道,百草图谱的传抄,只是一个开始。当更多人懂得辨识草药、配伍治病,当医道的种子在联盟的土地上遍地生根,那些曾经肆虐的疫病、难以治愈的伤痛,终会被一点点驱散。

那么,随着图谱的流传,各部落会遇到哪些新的草药问题?轩辕又将如何进一步完善这部凝聚着众人智慧的宝典?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