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招贤馆”又迎来了一批客人。是几个穿着青色劲装、腰佩长刀、身姿挺拔如松的年轻人。为首者约二十出头,眉宇间带着一股英气,名叫林风,来自闽地一个以“戚家刀法”闻名的武术世家。
林风对着负责接待的二狗和李承弘抱拳行礼,动作干净利落,带着江湖气:“在下林风,携几位同族兄弟,特来投奔萧国公!”
二狗眼睛一亮:“武林高手?会飞檐走壁不?”
林风微微一笑,带着些许自傲:“飞檐走壁不敢当,但手中之刀,尚算利落。我等虽出身草莽,亦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听闻萧国公麾下,唯才是举,军纪严明,乃真心抗倭之师。故特来投效,愿凭手中之刀,追随国公爷,斩尽倭寇,扬我华夏之威!”
为了证明实力,林风与一位族弟在校场空地上,当众演练了一套家传刀法。但见刀光霍霍,如匹练翻飞,攻守兼备,步伐沉稳,隐隐有军阵厮杀的味道,引得周围士兵阵阵喝彩。
萧战啃着果子在旁边看完,点点头:“功夫不错,是杀人的路子,不是花架子。”
林风收刀而立,气息平稳,眼中带着期待。
萧战却话锋一转:“不过,战场上光靠个人勇武可不行。倭寇狡猾,擅长结阵和偷袭。你们先去教导队,跟着学习军阵配合、旗号指令、以及火器协同的新式战法。顺便,把你们这套实用的刀法,拆解简化,教给更多的弟兄,尤其是军官,关键时刻能保命!”
林风等人闻言,稍感意外,他们本以为会直接成为亲卫或者先锋,但见萧战治军严谨,思虑周全,也心悦诚服地躬身应道:“谨遵国公爷令!”
“招贤馆”在二狗和六皇子的打理下,虽然略显简陋,却异常热闹,成了军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狗充分发挥了他社交牛逼症的特长:
对着一个前来投效的、据说能潜泳一炷香的老渔民,他搂着人家肩膀:“老哥,厉害啊!以后咱们水师的蛙人……呃,就是水下尖兵,就靠你带队了!顺便问问,能水下睁眼撒网不?咱们可以考虑搞点海鲜改善伙食……”
面对一个自称会驯养信鸽的年轻人,二狗两眼放光:“兄弟,人才啊!以后前线消息传递就靠你的‘空军’了!好好干,立功了给你找最好的母鸽子!”
而李承弘则负责更细致的工作,他登记造册,询问对方的特长、经历,并初步判断其专业能力。他会拿着燧发枪的图纸请教鲁三七这样的老师傅,也会询问林风关于刀法与倭寇作战时的实际应用。
萧战偶尔会溜达过来,看着这“群英荟萃”的场面,得意地对李承弘说:“看见没?这就叫‘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然,也可能引来几只秃鹫,不过没关系,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是凤凰咱就当宝贝供着,是秃鹫……嘿嘿,正好加餐。”
看着名册上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人才,李承弘在钦佩之余,也不无担忧。
“老师,您如此广纳贤才,几乎不问出身来历,固然能招揽能人,但……就不怕其中混入细作?或者有人恃才傲物,难以管束,反而坏了军中规矩吗?”李承弘斟酌着词句问道。
萧战正试图把沙棘果的核吐到五步外的痰盂里(没成功),闻言浑不在意地摆摆手:“怕?怕个锤子!老子这里是军营,是狼窝,不是唱诗班!是忠是奸,是金是沙,上了战场,真刀真枪干一仗,啥都清楚了!”
他捡起果核,精准地扔进痰盂,继续说道:“至于恃才傲物?有真本事的,哪个没点脾气?老子惯着!只要你有能耐,能把倭寇干趴下,你就是在营地里横着走,老子都给你鼓掌!但是!”
他语气一转,带着一丝冷意:“谁要是仗着有点本事就敢违抗军令、破坏团结,或者把手伸到不该伸的地方……老子砍起‘人才’的脑袋,也不会手软!这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关键是咱们自己心里得有杆秤,手底下得有能镇住场子的硬家伙!老子,就是最硬的那件家伙!”
萧战招贤纳士、麾下军队脱胎换骨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不仅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更不可避免地传入了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在那些一直暗中关注着他、或敌或友的势力中,激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