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846章 科举主考舞弊案,锁心声拔腐根除

第846章 科举主考舞弊案,锁心声拔腐根除(1 / 2)

沈知微的手指仍压在那份供词上,烛火映出她眼底的一线冷光。窗外风未停,帘子被吹开一角,案上纸页微微翻动。她没有抬手去压,只是缓缓松开了指尖。

药案背后有人,但她现在顾不上追。

今早周元礼送来一封信,是庐州一位老儒托人递进宫的。信里说,他门下三名弟子参加会试,文章皆列同考官荐卷前十,可放榜时无一上榜。反倒是晋阳王氏两个向来不通经义的旁支子弟,竟进了前三甲。

这不是偶然。

她立刻命周元礼调取本届考生录文副本,又查了主考官陈文渊的行程。三月以来,此人七次出入晋阳王氏在京的别院,每次都在夜间,且未报备礼部备案。

她闭了闭眼,脑子里闪过过去那些年靠“心镜系统”听来的三秒真言——有人嘴上称公,心里却念着银子;有人叩首谢恩,脑中盘算的是如何把对手踩进泥里。如今系统已归还,她不能再听见人心,但她还记得那些破绽的痕迹。

人一旦做亏心事,眼神总会躲闪,话多了,动作也多。

第二日早朝,金銮殿内百官列立。

裴砚端坐龙椅,目光沉稳。沈知微立于丹墀之下,手中捧着一叠卷宗。

礼部尚书正要呈报春闱结果,她上前一步,声音不高:“陛下,臣妾有本奏。”

众人侧目。

她将十份对比卷宗交由内侍呈上。“这是从贡院誊录房调出的原始墨卷与最终录文对照。其中七份,策论关键段落被替换,笔迹虽仿得相似,但行间距、落墨深浅均有差异。更有甚者,一人原卷痛陈时弊,直言‘官仓鼠窃,民廪空虚’,而录文竟改为‘仓廪实而知礼节’。”

殿内一片寂静。

礼部尚书脸色微变:“皇后此言,可是怀疑阅卷不公?十八道复核程序走过,岂能容人舞弊?”

沈知微不答,只看向立于文官前列的主考官陈文渊。

他垂着眼,双手握笏,姿态恭敬。但她注意到,他袖口边缘微微颤了一下,像是手指在里头蜷缩过。

她开口:“陈大人主持大典,辛苦了。昨夜歇得可好?”

陈文渊抬头,语气平稳:“为国选才,不敢言累。”

沈知微轻轻一笑:“可臣妾昨夜没睡着。梦见三个年轻人跪在宫门外,其中一个姓李,来自庐州,父亲早亡,母亲靠织席养他读书。他说自己写了一篇《论赋税均平》,自觉尚可,结果名落孙山。他还说,放榜那日他曾拦住您的轿子,喊了一声‘主考明鉴’,您当时回头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陈文渊的手猛地一抖。

他立刻稳住,声音略紧:“皇后说笑了。臣每日接见士子无数,哪能记得清谁拦过轿?再者,梦境岂能作证?”

“梦当然不能作证。”沈知微向前一步,“但若这梦里的细节,偏偏和现实对上了呢?那位李姓考生,昨日已被周元礼找到,他亲口说了那一幕。连您轿前穿青布鞋的随从,他也记得一清二楚。”

陈文渊喉结动了一下。

沈知微不再看他,转向裴砚:“科举是国家抡才大典,寒门子弟十年苦读,只为一朝登榜。可若榜单早已内定,那这考试,不过是一场戏。戏台搭好了,角色也安排好了,只等锣鼓一响,便唱给天下人看。”

她顿了顿:“臣妾不求陛下信臣妾一人之言。只请下令彻查贡院墨卷库,调出所有原始卷册比对。若有半点虚假,当场治罪;若清白无辜,臣妾愿当众认错,自请禁足三月。”

裴砚一直沉默听着,此刻缓缓开口:“准奏。”

他抬手,对殿外道:“裴安,带羽林卫封锁贡院,任何人不得进出。另传刑部、大理寺联合入院核查,三日内上报结果。”

陈文渊终于变了脸色:“陛下!此举恐伤文官体面,动摇士心!”

“那你敢不敢让核查?”沈知微盯着他,“你若身正,何惧查验?怕的不是检查,是检查之后,东西藏不住。”

她话音未落,裴安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只小木匣。

“启禀陛下,贡院东角门一名守卫试图焚烧一只铁盒,被当场截下。盒中藏有朱批修改记录三册,另有银票十七张,最大一张五千两,署名‘王’字花押。”

沈知微接过匣子,打开一看,正是陈文渊的笔迹。上面清楚写着:“李某卷,删‘苛政’句,增颂圣段,酬银两千”、“张某卷,调至二甲,补‘孝廉’评语,收三千”。

她将匣子高举过头:“这就是十八道复核走出来的清白?这就是你们说的体面?”

陈文渊踉跄后退一步,嘴唇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