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咸阳之路(1 / 2)

马车在驰道上行驶,平稳得不像话。

若非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和那规律的“哒哒”马蹄声,李源几乎要以为自己正坐在一艘行驶于静湖之上的平底船里。

这就是秦驰道。

两千多年前的帝国高速公路。

路面用夯土筑成,坚实无比,宽五十步,足以容纳数辆马车并行。路中央是专供天子车驾的御道,两侧则分给官吏与邮驿。

作为一名现代基建工程师,李源内心深处,对这项伟大的工程充满了敬意。这不仅仅是一条路,这是血脉,是帝国将权力与意志输送到最遥远边疆的血管。

然而,这份专业性的赞叹,很快就被车厢内那令人窒息的沉默所冲淡。

他的对面,夏侯婴如同一尊没有生命的铁铸雕像,正襟危坐。

从上车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他没有说过一句话,甚至连姿势都没有变过分毫。

那双死寂的眼睛,就那么一瞬不瞬地盯着李源。

没有杀意,没有好奇,只有纯粹的、不加掩饰的监视。

仿佛李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件需要被安全押运的、极度危险的物品。

李源知道,自己不能再这么沉默下去。

沉默,会滋生恐惧和未知。他必须在抵达咸阳之前,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信息,哪怕只言片语。

更重要的是,他要试探一下眼前这个“押运员”的属性。

“夏侯校尉。”李源主动开口,声音平静。

夏侯婴的眼皮动了一下,算是回应。

“这条驰道,修得当真鬼斧神工。”李源的语气带着几分真诚的赞叹,“不知是何人督造?如此工程,即便放在……咳,即便以草民的眼光来看,也是旷世之举。”

他差点顺嘴说出“放在后世”。

夏…侯婴似乎并未察觉他的口误,声音干涩地响起:

“蒙恬将军。”

言简意赅,多一个字都没有。

李源点点头,心中了然。果然是那位功勋赫赫的大将军。

他换了个话题,指了指车厢的连接处:“这车厢的减震,也颇为精妙。草民在北地所乘牛车,颠簸欲死。此车却能如此平稳,想必其中也用了不少心思。”

夏侯婴的目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腔调:

“尚方令所制,天子座驾,制式如此。”

又是官方回答。

李源算是看出来了,跟这家伙聊技术,纯属对牛弹琴。他的世界里,似乎只有“命令”和“执行”。

于是,李源干脆放弃了这些旁敲侧击,直接切入了正题。

“夏侯校尉,”他微微坐直了身体,神情变得严肃,“草民自北地而来,乃一介刑徒,对咸阳规矩,一无所知。尤其是面圣之礼,更是惶恐。不知校尉可否指点一二,以免草民因无知而触怒天颜,掉了脑袋是小,污了校尉的任务事大。”

这番话,说得极为恳切,并且巧妙地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对方的任务绩效捆绑在了一起。

果然,夏侯婴那死寂的眼神,终于起了一丝波澜。

他似乎是思考了一下,觉得李源的话有道理。

将这个“奇人”活着、完整地带到陛进殿就死了,那确实是他的失职。

“面圣之礼,入咸阳后,自有教习。”

他的话依旧简短,但终究是松了口。

“不过,”他顿了顿,补充道,“有几条,你需提前记下。”

李源立刻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其一,咸阳城内,不得私斗,不得非议朝政,不得夜行。”

“其二,入宫之后,目不斜视,手不妄动,口不妄言。”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夏侯婴的声音陡然压低,那股冰冷的煞气几乎化为实质,“陛

最后那三个字,让车厢内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李源心中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草民记下了。”

通过这番简短的对话,李源对夏侯婴的认知,清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