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红外测温仪和光谱分析仪前,一丝不苟地记录数据。
王师傅那边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赤着膀子站炉口,凭肉眼看钢水颜色,
时不时抓起一把辅料,凭感觉就往炉子里撒。
“王师傅,手册上说,锰的添加量是三点五公斤,
您这一铲子怕不是有五公斤?”一个年轻技术员忍不住提醒。
“去去去!小屁孩懂什么!”
王师傅眼睛一瞪,“我炼的钢比你吃的盐都多!
这炉钢水颜色偏红,火气太旺,不多加点锰压不住!”
年轻技术员被噎得脸通红,想争辩,让林卫国一个眼神制止。
“让他炼。”林卫国平静地开口,“你们把我这边的数据记好。”
两小时后,两炉钢水几乎同时出炉。
一炉是林卫国这边严格按数据控制的“科学钢”。
另一炉是王师傅凭老经验炼出的“经验钢”。
两块钢锭冷却后,从外表看似乎没啥区别。
王师傅看着自己的钢锭,得意地哼了一声,
斜眼瞟着林卫.国,那意思很明显:
小子,看见没?这才是真本事!
“取样,送去实验室做性能测试。”林卫国面无表情。
半天后,两份检测报告并排放在车间所有人面前。
王师傅的“经验钢”,各项指标全面不合格。
硫、磷含量超标十几倍,做成的手术刀别说切头发丝,
切块猪肉都费劲,做成的止血钳用手一掰就弯。
而林卫国那边的“科学钢”,所有数据完美达标!
用这块钢打出的第一把手术刀样刀,
在显微镜下刀锋薄得看不见,闪着森然的寒光。
拿一根头发丝放刀刃上轻轻一吹,头发丝断成两截!
样刀送到军区总医院,让张主任亲自试。
张主任用它做一台复杂手术,连着切割剥离两小时,
下来一看刀刃,连个卷口都没有!
“神了!这比我们那把德国进口的宝贝还快!”
张主任激动得手都在抖。
铁打的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
特钢车间里一片死寂。
王师傅和那帮老师傅个个低着头,脸涨得通红。
尤其是王师傅,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这才明白,时代变了。
那套“看火候、凭感觉”的老经验,
在真正的科学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林……林总工……”
王师傅走到林卫国面前嘴唇哆嗦半天,才挤出一句话。
“我……我服了!我这把老骨头,以后就交给你了!
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说着,这个五十多岁走的老爷子,竟对着林卫国深深鞠下一躬。
“王师傅,言重。”林卫国扶住他,
“我从没想过否定你们的经验。经验是宝,
但需要科学指导,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从今天起,希望大家放下老观念,跟我从头学。
学怎么看数据,用仪器,把我们手里的活,干得更精,更准!”
“是!”
这一次,车间里响起发自肺腑的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