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九盏涤魂录 > 第29章 雨夜铃鸣

第29章 雨夜铃鸣(2 / 2)

雨幕中,一道黑影突然从街对面的柳树下走了出来。那人披着一件蓑衣,斗笠压得极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能看到下颌线绷得很紧,步伐沉稳地踩着青石板上的水洼,朝涤尘轩走来。他走得不快,却每一步都踩在铃响的间隙里,仿佛与那铃声达成了某种默契。

玄鉴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手按在了茶桌下的一柄短剑上——那是文正先生送他的“断邪剑”,能斩妖除祟,是防备清虚子余孽的利器。他知道自己如今的修为已恢复七八成,再加上茶圣令的加持,寻常妖邪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可面对这个神秘人,他还是莫名地紧张——这紧张里,有警惕,更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敢承认的期待。

“雷声大,雨点小,装神弄鬼谁不会?”玄鉴给自己壮了壮胆,故意提高了声音,“涤尘轩还未开张,要喝茶的话,等天晴了再来!”

那黑影闻声顿了顿,脚步却没停,依旧朝门口走来。距离越来越近,玄鉴终于看清,那人的蓑衣上沾着几片新鲜的茶叶,叶片上的纹路清晰可见,竟是陆羽遗迹那边特有的“圣叶”——这种茶叶只长在古茶树的顶端,寻常人根本摘不到,除非是……

“玄鉴先生不必紧张,”黑影开口了,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温润,“我不是歹人,只是路过此地,听到铃响,想来讨碗茶喝。”

话音刚落,檐角的铜铃突然又响了一声,像是在为他的话作证。玄鉴这才发现,刚才还狂暴的雨势,不知何时小了些,雨线变得细密绵长,落在青瓦上的声音也柔和了许多,竟有了几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

他握着剑柄的手松了松,目光落在黑影的斗笠上——斗笠的边缘还在滴水,水珠顺着边缘坠落,在地上砸出小小的圆圈。他突然想起茶心当年说过的一句话:“真正懂茶的人,身上都带着雨的气息,因为茶是水做的,雨是天酿的,两者本是同源。”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玄鉴沉声问道,指尖依旧没有离开剑柄。他的名字在修仙界不算无名,但知道他守着涤尘轩的,只有慧觉、文正等寥寥数人,这个神秘人能一口叫出他的名字,绝非偶然。

黑影走到门口,停下了脚步。雨丝落在他的蓑衣上,发出“沙沙”的轻响。他没有回答玄鉴的问题,反而抬起头,望向檐角的铜铃,轻声道:“这铃,是当年茶心姑娘亲手挂的吧?音色比当年更纯了,想来是先生用心养护过。”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玄鉴的脑海里炸开。茶心挂铃这件事,只有他和茶心两人知道,就连青萝都不清楚具体的细节,这个神秘人怎么会知道?他猛地抬头,想要看清斗笠下的脸,可对方似乎早有防备,微微侧了侧身,避开了烛火的光线。

“你到底是谁?”玄鉴的声音有些发颤,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激动——他突然想起慧觉禅师曾说过的“轮回之说”,想起茶心消散时那缕融入天地的灵光,想起古茶树上新生的新芽,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他心中成型,让他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黑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伸出手,从蓑衣里拿出了一样东西,轻轻放在了门槛上。那是一片干枯的茶叶,叶片已经泛黄,却依旧保持着完整的形状,玄鉴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当年茶心第一次为他煮茶时用的茶叶,因为他不小心打翻了茶杯,这片茶叶就落在了地上,被他捡起来夹在了《茶经》里,后来修缮涤尘轩时,他才发现这片茶叶不见了,还以为是被瓦砾埋了。

“当年先生打翻茶杯时,茶心姑娘说,‘茶倒了可以再泡,人心散了就难聚了’,”黑影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暖意,“如今涤尘轩已修,人心未散,想来姑娘的心愿,也快达成了。”

檐角的铜铃突然“叮铃铃”地响了起来,这次不是单响,而是一连串的脆响,像是在欢呼,又像是在哭泣。玄鉴胸口的灵光烫得更厉害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那缕灵光竟透过衣物,在他的皮肤上映出了一片小小的茶影,与门槛上的干枯茶叶遥遥相对。

雨势彻底小了,只剩下细密的雨丝在空气中飘荡。远处的天边,不知何时透出了一丝微光,虽不明亮,却足以刺破厚重的云层。玄鉴看着门槛上的茶叶,又看了看眼前的黑影,突然笑了——他想起茶心常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想起自己三个月来的坚守,想起青萝传来的古茶树新芽的消息,所有的疑惑和警惕,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后退一步,侧身让开了门口的位置,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湿意,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无比坚定:“堂内有刚煮好的温水,要泡什么茶,先生自己选吧——涤尘轩的茶,从来只给懂心的人喝。”

黑影微微颔首,迈步走进了堂内。斗笠的边缘擦过门框,带起几滴雨珠,落在地上,与烛火的影子交织在一起。玄鉴望着他的背影,突然发现,那背影竟与记忆中茶心煮茶时的侧影,有几分惊人的相似。

檐角的铜铃还在响着,清越的铃声穿过雨幕,飘向遥远的天际。玄鉴低头看了看门槛上的干枯茶叶,又抬头望向堂内的黑影,嘴角勾起一抹久违的笑容——他知道,茶心说的“归期”,或许真的到了。而涤尘轩的故事,也将在这场雨夜里,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