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像风一样传开,人们纷纷涌到田边,争相目睹这奇景。
鹅黄色的花朵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只绽放一日,次日便会转为粉红,第三日则变为深红,最后凋谢,留下一个绿色的小小的、三角形的果实——这便是棉铃,俗称棉桃。
而令所有人再次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棉桃的数量和大小!
几乎每一个叶腋处,都结着棉桃!一串串,一簇簇,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将原本挺拔的棉株都压得微微弯曲。棉桃初时只有指甲盖大小,青绿坚硬。但在阳光和养分的滋养下,它们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起来!
不过十数日功夫,许多棉桃已经长到了孩童拳头般大小!浑圆饱满,表皮光滑,颜色由青绿渐渐转向深绿,显得格外结实。用手轻轻捏上去,能感觉到里面充盈的、即将迸发的力量。
“老天爷…这棉桃…也太大了吧!”一个老农蹲在田埂上,看着眼前那一个个硕大如梨的棉桃,下巴都快惊掉了,“我年轻时走南闯北,也在南边见过人种棉花,那棉桃能有这的一半大,就算得上好品种了!这…这简直是成精了!”
“你们看这密度!”孙巧儿拿着她的小本子和炭笔,一边记录一边惊叹,“我粗略数了数,一株上至少结了二三十个棉桃!而且个个饱满!若是都能顺利吐絮…这亩产…”她飞快地计算着,眼睛越瞪越大,几乎不敢说出那个数字。
棉田里,一片郁郁葱葱,翠色欲流。茂盛的叶片如同绿色的手掌,托举着无数硕大饱满的深绿色棉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照耀在那些蕴含着无限希望的棉桃上,仿佛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边。
这幅景象,充满了一种近乎神异的、蓬勃的生命力,美得令人心醉,也令人震撼。
所有目睹这片棉田的人,无论之前是支持还是怀疑,此刻心中都只剩下同一个念头:奇迹,真的发生了!
丰女村的女户们更是欢欣鼓舞,每日照料棉田更加精心。她们小心地除草,适时地灌溉,看着棉桃一日日膨大,仿佛看到了未来洁白的棉絮,看到了纺车转动,看到了织机札札,看到了孩子们穿上柔软暖和的新衣,看到了生活真正变得富足安稳的希望。
这片惊人的棉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外村人的目光。每天都有好奇的人远远观望,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惊叹声、质疑声、探究声不绝于耳。赵家集东南角的这片盐碱地,从未像现在这样,成为整个乡里瞩目的焦点。
窑洞内,赵小满的精神似乎也因为棉田那旺盛的生机而好转了一些。她偶尔能被搀扶到窑洞口,远远眺望那片象征着成功与希望的翠绿。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片土地上传来的、欢欣鼓舞的生机波动,正一丝丝地反哺着她枯竭的身体,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
左臂上那墨黑的印记,在那蓬勃生机的浸润下,那令人不安的暗红色似乎都淡去了少许,蔓延的趋势也再次陷入了停滞。
棉田惊翠,棉桃硕大。
这不仅仅是一场农业试验的成功,更是一剂强心针,极大地鼓舞了所有女户和跟随者的士气。它用最直观的方式证明了,只要敢想敢干,只要跟随着赵小满的指引,即便是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一条以棉花为起点,贯穿种植、纺织、销售的产业链蓝图,开始在赵小满和核心成员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地勾勒出来。织富一方的梦想,已然在这片惊世的棉田里,扎下了最深、最壮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