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大致有了成算后,高阳秋望着朱元璋紧锁的眉头,开口说道:
“叔,我之前跟您说过,这宝钞只有百万两的话,其实无所谓的,大明地大物博,这一百万两下去,也就相当于在河里溅起一朵水花。不过既然您想要彻底根除宝钞将来或许会带来的不定性因素,那我这里倒是觉得,宝钞未必是祸,反倒可能是皇家钱庄的‘敲门砖’!”
听到高阳秋这么说,朱元璋懵了。
说实话,他个不懂一点经济知识的大老粗没听明白。
“哦?你说说。”
“如今市面上流通的百万两宝钞,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要是真说对大明的影响,其实是没什么的。不过叔您想要回收宝钞的同时又不让朝廷的信用受挫,那我倒是有三策,不仅能收回宝钞,还能借此让钱庄彻底立住脚跟。”
“我先说说我的第一策,那便是以钞兑银,锚定信用!”高阳秋说着,让金英找来一张印着“一贯”字样的宝钞,对朱元璋说道,“叔你可有以下旨,皇家钱庄开业半年内,百姓可用宝钞按面值兑换白银或铜钱,一分不折。但有一条——兑换时需登记姓名籍贯,存入钱庄者,额外加息半分。”
朱元璋眯起眼:“按面值兑?咱发行时本就没准备金,这不是亏了?”
“叔您想,”高阳秋笑道,“百姓拿着宝钞,本就怕它贬值,如今钱庄肯原价收,他们是不是巴不得赶紧换成银子。可真要换了银子,要么藏家里,要么还得存回钱庄吃利息。这一进一出,宝钞收回来了,钱庄的存款也多了,更重要的是,天下人会相信,皇家钱庄,比金银还靠谱!这是个名声或者说是信用问题!”
“接下俩,我说说第二策,那就是限量回收,造“绝版”噱头。”高阳秋继续道,“半年后,停止全额兑换,但宝钞可按市价折算成两种东西。第一种便是新发行的货币,第二种便是收藏宝钞。”
“什么玩意儿?”
朱元璋更懵了,他完全听不懂高阳秋这是啥意思。
这不是说宝钞问题吗,怎么又说到了新货币?
他有说过发行新货币嘛?
见老朱一脸懵逼,高阳秋摆摆手道:“叔,稍安勿躁,我给您解释一下。”
“我这边有个想法,就是钱庄背书之后,咱们可以把整个大明作为钱庄的信用体系,这样一来,货币发行势在必行。同时配合的,还有您一统全世界的思路......”
在高阳秋的计划中,大明是要占领全世界的。
既然这样的话,那世界上每一个铜板都是大明的,更别提金银那些东西了。
当然,这么说也不对。
大明毕竟只是一家,西方那边最起码也有很多国家已经发展起来了。
不过大明就算占领不下全世界,那就像是历史上永乐朝那般在较远的地方设置宣慰司还是可以的嘛。
因此,高阳秋的想法是,让全世界的钱财往大明流动,然后大明这边要统一货币,货币就是纸币,相当于是大明拿纸币收割全世界的金银。
这样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把大明打造成最富有的国家,同时也可以制衡将来藩王打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