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宝钞问题(1 / 2)

定下了接下来大致的操作后,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满意之色。

然而,片刻之后,他的眉头却又微微皱起。

此时还有一个苦恼之事萦绕在他心头,那便是大明宝钞的问题!

大明宝钞,乃是洪武八年,也就是三年前发行的。

朱元璋下诏发行宝钞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宝钞能为大明的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商业的繁荣。

说白了,其实就是前两年老朱穷,他自己没钱了,然后印了宝钞把纸当银子用。

不过在认识高阳秋后,老朱知道了明初的历史,他也很自觉地把宝钞停了。

可宝钞停归停,在发行的将近两年时间里,宝钞数量基本出去有上百万两白银的面额。

因此,在高阳秋刚提出想要组建大明皇家钱庄的时候,朱元璋脑海中就动过宝钞的心思。

在朱元璋的设想中,如果钱庄体系完善的话,宝钞的路子有两种途径。

其中一种最简单的就是在钱庄框架前装同样发行宝钞。到那时候,宝钞就有了官方钱庄做背书,就如同有了一座坚固的靠山,宝钞也就不会存在贬值的现象。

另一种途径,便是利用钱庄把宝钞收回,从此以后大明不再发售任何宝钞。当然了,这种有一个缺点,就是皇家钱庄很可能前两年都赚不到什么钱,都顾着消化宝钞了。

不过按朱元璋想,无论是哪种计划,最起码历史上记载的宝钞崩溃是不会再发生了。最起码,大明的经济不会崩溃,朝廷的信用度也不会受损,百姓们依然会对朝廷充满信任。

把这个想法跟高阳秋一说,高阳秋微微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现在的宝钞还算可以,毕竟刚发行两年多,宝钞的购买力还是杠杠的,不过这个杠杠的只是对于普通来百姓来说。

因为只要是懂一些朝政的大臣,他们涉及的家族势力或者能影响到的家族势力是不认宝钞的。

他们都很清楚,宝钞就是老朱这个皇帝用来收割银子的。

因此,这批人,只认真金白银,不认宝钞。

连带着,就算是有百姓在他们或者他们家族旗下的铺子里消费,宝钞的购买力,也仅相当于正常面额的八九成而已。

不过,这样的话,宝钞的影响并不大。毕竟,朝廷已经停发了宝钞,所以后来宝钞的价值其实是在慢慢回归的。

话归正题,高阳秋之所以在前面一直不提宝钞这件事情,也是因为他觉得大明体量足够大,如果只是百万两宝钞的话,对于大明来说并不算什么。

就如同一片广阔的海洋,偶尔溅起的几朵浪花,并不会影响海洋的平静。

只要日后朱元璋保证不再乱印宝钞,宝钞的坚挺度还是很高的。

可现在朱元璋既然提出了要彻底解决这个事情,那高阳秋觉得,或许能把宝钞当作一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