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廷和过生日
廷和在办公室里,沉浸在对工厂未来发展的遐想之中。就在他思绪万千之时,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女儿仲芳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面条,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腾,仿佛带着家的温暖,瞬间弥漫在略显清冷的办公室里。老伴则小心翼翼地捧着面卤,瓷碗里红的辣椒、绿的葱花,色彩鲜艳夺目,给这单调的办公环境增添了一抹亮色。仲伟抱着一摞碗筷,笑意盈盈地跟在后面,那笑容里满是对父亲的敬爱。
“爸爸,咱们开饭啦!”
仲芳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宛如一阵春风,驱散了廷和心中的疲惫。
老伴温柔地接着说:
“今天是你生日。全厂的人都念叨着要给你过生日呢。”
廷和有些恍惚地看向墙上昨天才新订的日历牌,仲明凑过来,目光落在日期上,感慨道:
“对,今天11月22日,农历十月二十一,是咱爸的生日。我们做儿女的都忘了,只有妈妈还记得。”
听到这话,老伴轻轻嗔怪道:
“前些日子我就盘算着怎么给你爸爸过生日,没想到在厂子里也能过。我单独给你爸爸打了两个荷包蛋,一会儿让仲芳盛给他。”
说话间,仲芳已经用最大的饭碗盛好面条,将两个金灿灿的荷包蛋轻轻放在面上,那荷包蛋在热气的烘托下,宛如两颗闪耀的太阳。她双手恭敬地递给父亲,眼中满是真挚的祝福。清河颤抖着双手接过,温热从指尖蔓延到心底,他的眼眶微微湿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个孩子也各自盛满面条,端起碗,眼神中满是真挚与祝福:
“祝爸爸生日快乐!”
那声声祝福,在办公室里回荡,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一时间,办公室里弥漫着面条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幸福的味道。也涌动着浓浓的温情,仿佛外面呼啸的寒风都被这股温暖隔绝在外。老伴站在一旁,看着三个孝顺的儿女与丈夫亲切互动的瞬间,泪水悄然滑落。这泪水中,有欣慰,她欣慰孩子们的懂事和孝顺;有感动,感动于这个特殊日子里一家人的团聚;更有对这平凡又珍贵幸福时刻的珍视,这样的时刻,对于忙碌的一家人来说,是如此难得。
窗外的风依旧呼啸,但此刻的办公室里,爱意融融,驱散了所有的寒意。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面条,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们讲述着工作中的趣事,廷和与老伴则微笑着倾听,时不时插上几句关心的话语,温馨的氛围让这个简陋的办公室变成了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令人难忘的生日宴结束后,廷和立刻投入到工作状态中,他深知工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细节的把控。他对仲明交代各项事务:
“我上午与仲昆通了电话,他那里办的都很顺利。两台设备都争取到了分期付款,合同也签好了。一会儿你跑趟邮电局,仲昆的传真可能已经到了。传真两份,一份是合同,一份是珩齿机的底座图纸。你回来后把合同给我。我约杨村长去趟信用社。抓紧时间,把款办好。下午回来后你把车床底座浇筑好。”
说完,他站起身来,轻轻拍了拍仲明的肩膀,这一拍,既有鼓励,也有信任,仿佛在告诉仲明,他相信他一定能把事情办好。仲明认真地点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他深知父亲的嘱托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廷和又接着说道:
“你下午还有一趟石子,拉完石子之后顺路到家具厂看看有做好的家具拉回来。另外,再订4张床,两张单人床,两张双层单人床。一会儿一上班,打发两个工人,把靠近餐厅的那两间屋子收拾一下,打扫干净做宿舍。今天拉家具时,先拉一张单人床,放到那间收拾好的屋子里,好让你妈妈中午后休息一下。”
话语间,廷和不仅关注着工作的进展,还惦记着家人的休息,工作与生活的安排细致入微,让人感受到他作为一家之主和工厂负责人的担当。安排完仲明的工作,廷和又转向老伴,说道:
“晚上就不用回家做饭了,就在厂里做。咱们吃完晚饭以后一块儿回家。你和仲芳现在就在办公室休息。”
说着,他掏出500元钱递给仲芳,
“食堂需要买什么,你买就行了。账你先记着,等有了会计后再交给他。”
廷和的每一个决定、每一项安排,都透露着他对工厂事务的全盘掌控,以及对家人的关怀。仲芳一面接过钱,一边拿起暖瓶给父亲杯里添满水。廷和喝着水,坐在办公室办公桌旁稍作休息。这片刻的宁静,是风雨前的短暂停歇,他知道,接下来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他去处理。
过了半个小时,仲明推门进来,将手里的一摞传真递给了父亲:
“这是合同的传真件。我大体看了一下,写的挺全面的,不用补充了。”
廷和接过来看了一下说:“有点儿模糊。”说着从上衣口袋掏出了老花镜,认真地看起来。他的眼神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仿佛在与这份合同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看完之后,他又向仲明询问:
“珩齿机机座的图纸能清楚吗?”
仲明回复:“没问题。关键部位的尺寸标的很清楚。我现就去放线,马上安排工人挖。”
廷和拿起桌上那台电话,快速按下一串熟悉的号码,很快,电话那头传来了村委办公室小肖清脆的声音:
“是杨叔吗?我听出来了,找杨村长。你等一下,我给你转过去。”
小肖的话语透着年轻人的朝气与热情,让人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一丝活力。不一会儿,电话里传来了杨村长沉稳有力的声音:
“廷和吗?是我洪奎,有什么事吗?”
廷和急切地说道:“有,我刚才接到仲昆的合同传真件,咱俩现在拿着合同的传真件,去信用社找巩主任办理汇款。还要给厂家寄一份保函。你骑车到我这里,就不用我邀个圈子去找你了。从我这里直接去信用社。”
廷和挂断电话后,抬脚便朝着车间走去。车间内,仲伟和金生正齐心协力,将最后的两方石子卸到车间,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依旧干劲十足。车床的基座已经浇筑过半,工人们专注的神情和有条不紊的操作,彰显着项目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廷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工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
走出车间,廷和又来到传达室。只见葛叔挑着一担水,正往茶水炉里添水。葛叔看到廷和走过来,直起腰笑着说:
“有这个炉子方便多了,厂子里的工人每天都能喝上热水。晚上住宿舍的,也有了热水,烫烫脚,洗洗脸,灌灌暖水袋。”
葛叔的话语里满是对工友们的关怀,也透露着对这个新设施的满意。廷和听后,笑着点了点头,那笑容里既有对葛叔工作的认可,也有对工人们生活得到改善的欣慰。随后,廷和快步走到车棚,推出自行车到大门口。他将自行车停好,目光朝着杨村长过来的方向望去,期待着与杨书记一起顺利完成汇款和保函的事宜。
1.20信用社办贷款
北风卷着细沙在街道上横冲直撞,杨廷和在厂门口来回踱步。他不时抬头望向村口方向,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冰晶。不到一支烟的功夫,远处传来熟悉的自行车铃铛声,杨村长戴着深蓝色毛线帽,弓着背逆风骑行,赶到厂大门口。两人目光交汇,两人目光交汇,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随即调转车头,朝着信用社疾驰而去。
抵达信用社后,他们推门而入,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办公桌后的巩主任。杨廷和顾不上擦拭额头上的汗水,急忙从包里取出合同传真件,双手递了过去。巩主任接过传真,神情专注,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抬起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
“合同签得不错。仲昆这小子,文笔确实有两下子,将来肯定是块好料,接你的班没问题。款我明天就安排财务电汇到南京二机床。你让仲昆回来以后,第一时间通知南京方面,收到电汇后,务必把收据寄过来,财务那边得把账平了。”
杨村长听闻,连忙接过话茬:
“那我今天就不用单独向您汇报了,现在就让廷和跟您讲讲情况。”
说着,他转向杨廷和:“你把今天的进度,详细向巩主任讲一讲。”
廷和挺了一下身子说道:
“车间今天下午已经顺利浇筑好了车床的机座,照这个进度,下班前滚齿机的机座也有望完成浇筑。翻砂厂的设备今天全部都装上车了,明天就能运到厂里。机床设备的情况您也清楚,合同签了,款一到就能马上发货。”
杨村长补充道:
“厂子里也没闲着,电话安装好了,今天食堂也开火了。等明天中频炉那套设备到了,就可以正式进入齿轮生产的准备阶段了。现在看来,进度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