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李世民内心的博弈(1 / 2)

周围几个沉浸在书海中的黔州本地人,此刻也感受到了这股不同寻常的压迫感。

他们纷纷抬起头。

惊疑不定地望向这位气势骇人的“外地游客”。

然而,

那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女子,面对这股足以让百官匍匐的帝王之怒,却似乎毫无所觉。

或许,

她察觉到了,但她不在乎。

李世民想要终止这个让他心胆俱裂的话题。

可这位觉得自家王爷的理念受到冒犯的女子,却显然不打算就此善罢甘休。

她非但没有退缩。

反而迎着李世民那足以杀人的目光,轻轻一笑。

那笑容里,

带着几分了然,几分通透,甚至还有一丝……

居高临下的怜悯。

“这位先生,”

她朱唇轻启,声音依旧平静而清晰,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容辩驳的真理。

“您之所以觉得君主制度至高无上,觉得‘人人如龙’是大逆不道。”

“那是因为在您抵达黔州之前,您和您身边的这几位一样,早已被那名为‘封建’的无形枷锁,给牢牢束缚住了思想。”

“封建枷锁?”

房玄龄下意识地反驳,却发现自己竟找不到有力的词句。

女子没有理会他。

目光始终锁定在李世民身上,仿佛看穿了他华贵衣袍下那颗正在剧烈震动的心。

“先生不必急着动怒。”

“思想的禁锢,非一日之寒。”

“您不妨在黔州多待些时日,去我们的工厂看看,去我们的公学听听,去乡下的集体农庄走走。”

“亲身感受一下这里的氛围,与这里的百姓多聊一聊。”

“到那时候,您或许就会明白,什么叫做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您就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大势所趋。”

这番话,

与其说是在辩论,不如说是在教导。

一个黔州的年轻女子。

竟然在教导大唐帝国的皇帝何为“大势所趋”!

这让长孙无忌的拳头在袖中捏得咯咯作响。

若非此地是黔州,

他早已下令将这妖言惑众的女子拿下,打入天牢。

“哦,对了,”

女子似乎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

那戴着手套的纤细手指,指向了书店之外那片繁华喧嚣的街道。

“还有个东西,忘了告诉先生。”

她的目光越过窗棂,扫向外面车水马龙的世界。

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与感叹。

“您所看到的,这平坦坚硬的马路,那夜里亮如白昼的‘神灯’,远处工厂烟囱里冒出的滚滚浓烟……”

“这满大街的神奇造物,都是由我们王爷所引领的工业革命、电气革命所缔造的。”

“这些,想必先生在大唐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未曾见过吧?”

李世民沉默不语。

但紧绷的下颚线,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女子微微一笑。

投下了最后一根,也是最重的一根稻草。

“若大唐想要效仿我黔州的造物,想要拥有这份富强,那就只有一个前提……”她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那便是,解放思想。”

“如同解开捆绑在身上的绳索,你们必须先解放天下万民的思想。”

“让每个人都敢想,敢问,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天理’。”

“只有当所有人的思维都得到了彻底的解放,那些曾经被斥为‘奇思妙想’的火花,才能汇聚成燎原之火!”

“才能冲破旧世界的束缚,最终转化为现实,降临到这方大地上。”

“思想,才是第一生产力。”

“先生,记住这句话。”

“这是王爷所说的,他希望,这片土地不断涌现源源不断的创造。”

说完,

女子不再看李世民等人那精彩纷呈的脸色。

她优雅地转过身,

拿起自己先前翻阅的那本精装书籍。

迈着从容不迫的步伐,径直走向了通往书店二楼的楼梯。

将一屋子的震撼与死寂,留在了身后。

看着那道自信而骄傲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李治在内心发出了一声长长的苦笑。

如果……

如果他们几人真的只是来自长安的普通商贾。

或者只是来此游历的寻常士子。

那么,

在亲眼目睹了黔州的富庶,亲耳听闻了这番振聋发聩的言论之后。

恐怕真的会被这里的氛围所打动。

会觉得那女子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是未来的方向。

但是,他们不是。

他们的身份,

注定了他们永远不可能站在这位女子的立场上。

他们,

是站在大唐金字塔最顶端的人啊!

他李治,

是大唐的晋王,是内定的储君,是未来的大唐皇帝!

而他身边的这位“富商”。

是他的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