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 第119章 香江必打卡

第119章 香江必打卡(1 / 2)

田庄庄来的快走的也快,挥一挥衣袖,带走了两包茶叶,是的,江州也是有茶叶的,只不过后世把牌子做烂掉了,这个牌子就是庐山云雾了。

现在这个年代的庐山云雾,是真的从庐山顶上生长的茶树上采摘的茶叶制作成的。

说来也是好笑,国内可能都知道庐山,毕竟语文课本有,但知道江州在哪儿的反而不多。

离开前,田老师还特意拍了拍王轩的肩膀,语气比往日柔和了不少。

“这片子啊,我愿意做监制。”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王轩一眼,“如果成片够优秀,我可以帮你推荐去电影节。”

这句话,说轻了像是随口一提,说重了,却是分量极重的承诺。

王轩自然满脸感激,嘴上连连道谢,心里却早在琢磨着:这可是田庄庄,能一句话让威尼斯、柏林的选片人都多看一眼的存在。

能得到他一句“推荐”,比任何一份投资都值钱。

剧组的拍摄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

直到11月27日,这天收工,王轩宣布给剧组放两天假。

剧组里一片欢呼,掌声、笑声混在一起。

有人说要去市区吃火锅,有人嚷着要回宾馆睡两天,连平时最严肃的副导演都笑出了声。

毕竟这段时间他们是硬撑下来的——浔阳的冬天湿冷,片场条件艰苦,一连拍了近一个月。突然有两天假,谁不高兴?

表面上王轩说是“让大家休息”,可真正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清楚。

那笔老早在香江下的美股,如今正到了收获的季节。几千万的浮盈,能不惦记?

王轩这种人,记得住每一场戏的机位、每一段台词的节奏,自然也不会忘记自己投出去的每一分钱。

不过,剧组是剧组,放假归放假,运转却不能停。

所谓“放假”,其实只是暂停拍摄任务,摄影棚、灯光、服装间全都照常运行。

工作人员不能撤,设备也要继续租着。伙食照发,住宿照给。

这就是拍片的残酷之处。

只要剧组开机,就意味着每天都在烧钱。

王轩的这部片子算是小成本文艺片,每天花销也得四五万。要是那种大制作,一天几十万、上百万都打不住。

他心里明白,哪怕停工两天,也是一笔肉疼的支出。可有时候,人得学会算大账,不是小账。

——这两天,可能就是几千万的差距。

于是,拍完戏那晚,王轩简单收拾了下行李,凌晨前赶到昌北机场。

飞机起飞时,豫章的夜空还带着一层薄雾。他靠在座椅上闭了会儿眼,脑子里却已经在计算汇率、股价曲线,还有出手的时机。

到魔都转机的时候,他随手买了杯柠檬水,神情里带着点兴奋。

等再次落地香江,已是凌晨两点。机场外灯火阑珊,的士排着长队。

他选的下榻地是半岛酒店。

那栋建筑立在维港边上,夜色中光影斑驳,像是老牌贵族的背影。香江电影里它出现过太多次,《赌神》《阿飞正传》《纵横四海》,几乎每一部代表香江黄金时代的电影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住这儿也算是致敬前辈了。”

王轩一边笑着,一边推开那扇厚重的房门。

套房的装潢带着上世纪英式殖民风格,家具线条古典,黄铜灯罩透出柔光,窗外便是维港夜色。

他没有急着睡,反而靠在窗边,看着海面上稀疏的灯火。

这一刻他有点恍惚——一年多前,他还在京城的片场里焦头烂额。如今,却能在半岛酒店顶层俯瞰整个香江。

——这不是梦,这是穿越者的现实。

第二天一早,他六点就醒了。

晨练已经是他习惯的一部分。跑完步、洗了澡,他穿了件浅灰衬衫,下楼去早茶区。

香江人讲究“早茶一盅两件”,可王轩这胃口显然不止“两件”。他点了虾饺、凤爪、糯米鸡、蛋挞、肠粉,一桌子小笼屉端上来,侍应生都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这年轻人,胃口是真好。”

王轩笑笑,倒没解释。他是真饿,也是真放松。

吃完早茶,他慢悠悠地绕着酒店逛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