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邓艾和姜维二人正在艰难的穿越太行山脉之时,司马懿已经回到了洛阳,面对惶惶不可终日的朝臣和年幼的皇帝,司马懿展现出了枭雄的冷酷与决断。他并未过多责备众人,而是立刻召集核心将领,分析局势。
巨大的沙盘上,代表着蜀军的赤色小旗已经插满了陈留,并如同瘟疫般向四周蔓延,尤其是西面的虎牢关和南面的许昌,已被赤色重重包围。
“太尉,陆逊遣关平、陆抗合围许昌,攻势猛烈。张苞出陈留,已切断洛阳与许昌之间的通道。许昌……已成孤城!”参军禀报道,声音沉重。
司马懿的目光死死盯在许昌上。许昌不仅仅是曹魏的旧都,更重要的是,那里囤积着为应对诸葛亮而集中起来的、数量庞大的雷火营以及海量的火药!一旦这些落入蜀军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司马懿内心明白:许昌绝不能失!至少,那些雷火营和火药绝不能资敌!
就在这时,亲卫来报:钟会、羊祜、王昶三人,已返回了洛阳,正在殿外请罪。
司马懿眼神一冷,沉声道:“让他们进来。”
片刻,钟会、羊祜、王昶三人披发跣足,背负荆条,跪伏于地,涕泪交加,将陈留之败的经过详细陈述,尤其强调了陆逊的狡诈与自己的轻敌冒进。
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着司马懿,等待着他的雷霆之怒。
然而,司马懿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三人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令人心悸:“胜败乃兵家常事。陈留之失,罪不全在你等。陆逊用兵,鬼神莫测。”
他话锋一转,目光如刀般扫过三人:“然,丧师失地,其过难赦!你等可知,如今许昌危在旦夕,雷火营危在旦夕?!”
钟会三人以头抢地:“末将万死!恳请太尉给末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司马懿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洛阳与许昌之间的那片区域:“好!本太尉就给你们这个机会!”
“钟会、羊祜、王昶!命你三人,即刻整顿洛阳可用之兵,汇集各方溃卒,组成一支五万人的大军!目标——打通洛阳与许昌之间的通道!击溃张苞所部,与许昌守军取得联系!”
“末将领命!定不负太尉重托!”三人如同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齐声应诺,眼中重新燃起战意。
“此外,”司马懿补充道,“将洛阳已出兵救援的消息,设法传入许昌!告诉守城的儿郎们,援军不日即至,让他们务必坚守!”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同时,司马懿亲自前往虎牢关前线,他要亲自会一会那位让他接连吃亏的江东名将——陆逊。他深知,只有自己牵制住陆逊主力,钟会等人方有机会打通通往许昌的生命线。
虎牢关下,陆逊大营。
陆逊得知司马懿亲至虎牢关的消息,神色愈发凝重:司马仲达终于来了……看来魏国是要拼命了。
他深知司马懿的厉害,此人用兵沉稳老辣,极善忍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雷霆万钧。如今他亲临前线,必然是为了牵制自己,为钟会等人打通许昌通道创造机会。
“传令各部,加固营垒,深挖壕沟,多设鹿角拒马!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自出战!”陆逊下令采取守势。他要以静制动,看看司马懿如何出招。
司马懿抵达虎牢关后,并未急于进攻。他仔细观察了蜀军的营垒布置,不禁暗自点头:陆伯言营垒布置得法,深得兵法之要,无懈可击。强攻难下。
他采取了与陆逊类似的策略——对峙。魏军在虎牢关外也构筑了坚固的营寨,与蜀军遥遥相对。双方斥候游骑在中间地带频繁交锋,小规模冲突不断,但主力始终按兵不动。
这是一场意志与耐心的较量。两位当世顶级的统帅,如同两位绝世高手,在虎牢关这片古战场上,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博弈。他们都清楚,此地的胜负,将直接关系到许昌的命运,乃至整个中原战局的走向。
就在司马懿与陆逊在虎牢关对峙的同时,洛阳与许昌之间的狭长地带,爆发了更加惨烈的战斗。
钟会、羊祜、王昶三人,怀着戴罪立功的迫切心情,率领五万魏军,出洛阳,向东猛扑,目标直指扼守通道要冲的蜀将张苞。
张苞按照陆逊的命令,在偃师以东、巩县以西的缑氏一带,依托起伏的丘陵和洛水支流,构建了坚固的防御阵地。
缑氏地处洛阳盆地东缘,是连接洛阳与嵩山以北平原的重要通道节点,地势险要。
“兄弟们!魏狗想要打通去许昌的路,从咱们尸体上踏过去!”张苞手持长矛,立于阵前,声若洪钟,激励着麾下三万将士。
很快,魏军前锋抵达。王昶为雪前耻,亲自率军发起第一波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