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主场作战的挑战(1 / 2)

日本公开赛的赛程紧密,屈正阳一路过关斩将,凭借其日益精进的“国术乒乓”体系和系统强大的辅助分析能力,接连击败了来自韩国、德国等地的强手,强势闯入半决赛。

他的表现引起了越来越多媒体的关注和专业评论员的讨论。体育频道专门剪辑了他比赛中的一些精彩回合,慢动作回放他那些融合了传统武术发力方式和步法精髓的技术动作,引发了网络热议。

“这步伐,这卸力,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思了啊!”

“看起来确实和主流打法不一样,但效果真好,对手明显不适应。”

“屈正阳这是要开创一个新流派吗?”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能赢球就是硬道理!”

而在日本本土,讨论则更为复杂。既有对其技术创新的惊叹,也有对其“非主流”打法的质疑,更有一种强烈的期待,希望本土选手能在主场“扞卫”传统乒乓的尊严,击败这位来自中国的“革新者”。

半决赛,屈正阳遭遇了赛会头号种子、日本名将张本智和。这是一场备受瞩目的焦点之战,被日本媒体渲染为“传统速度力量派”与“新兴技巧控制流”的直接对话,甚至带上了一些超越体育的意味。场馆内的气氛达到了开赛以来的最高潮,几乎成了张本智和的主场,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仿佛要掀翻屋顶。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在球场上空。

屈正阳站在球台前,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看台的巨大声浪和灼热目光。但他心如止水,眼神依旧冷静。经历过世锦赛决赛的洗礼,以及体内系统赋予的、近乎上帝视角的洞察力,这种主场优势对他心理的影响已被降到最低。

“检测到环境噪音分贝超过100,建议启用心理屏蔽模式,专注度提升。”

“对手张本智和,关键分(局点、赛点)习惯线路:正手直线概率42%,反手斜线概率35%……”

“其吼叫分贝与击球质量呈正相关,但连续吼叫后第三板失误率增加12%。”

系统的提示冰冷而客观,进一步强化了屈正阳的冷静。

比赛一开始,张本智和就利用其标志性的快速衔接和凶狠搏杀,试图抢开局,每得一分都会伴随着激情的吼叫,带动全场气氛。屈正阳则稳扎稳打,并不急于对吼,而是通过系统分析,耐心地与对手周旋。他运用步伐巧妙化解对手的大角度调动,用旋转和落点的变化控制节奏,偶尔突施冷箭,打出融合“爆发力”的回头球,让张本智和的力量仿佛打在棉花上,又时而感受到针刺般的威胁。

前四局,两人战成2比2平,比赛陷入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