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顿世锦赛的辉煌已成过往,屈正阳没有太多时间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便随着国家队马不停蹄地奔赴WTT系列赛的征程。首站,便是位于亚洲乒坛强邻——日本的公开赛。
东京体育馆内,气氛热烈而带着一丝东道主特有的压抑感。看台上座无虚席,日本球迷们挥舞着旗帜,为自己国家的选手呐喊助威,每当有中国选手出场,尤其是新科世锦赛冠军屈正阳时,现场总会响起一阵复杂的声浪,夹杂着惊叹、好奇以及毫不掩饰的挑战欲。
屈正阳身着中国红的队服,神情冷峻地站在场边进行热身。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场地和即将面对的对手,那份因胜利而内敛的霸气,此刻转化为对赛场绝对的专注和掌控欲。他不再是初出茅庐时那个需要小心翼翼摸索的少年,历经大赛淬炼,尤其是世锦赛封王和与刘亦菲感情稳定后,他的性格中沉淀出更多的自信与果决,甚至带有一丝不容置疑的强势。这种强势并非张扬,而是源于对自身实力的绝对信任和对目标的清晰认知。
他的首轮对手是一名以速度和搏杀着称的日本新星,松本浩二。赛前,日本媒体大肆渲染这位“天才”将如何用疾风骤雨般的进攻冲击中国冠军,测试其“华而不实”的新打法。
比赛开始,松本浩二果然如其风格,发球后便是全台正手暴冲,企图用速度和力量压制屈正阳。开局阶段,屈正阳似乎有些“慢热”,主要依靠稳健的防守和落点控制与对手周旋,比分交替上升。
“看吧,屈正阳的所谓‘国术乒乓’在绝对速度面前还是显得花哨了!”有日本解说员略带得意地评论。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屈正阳体内那独一无二的系统,正在高速运转。每一次对手的击球,其球速、旋转、线路、弧线,甚至松本浩二在发力前的肌肉微表情和重心预动,都被系统精准捕捉,转化为海量数据流。这些数据在被快速分析处理后,形成清晰的趋势图和概率预测,直接投射在屈正阳的意识深处。
“对手正手位连续进攻后,反手位空档暴露概率提升至78%”
“其侧身抢拉时,右肩有约0.1秒的下沉前兆,可作为预判依据”
“当前状态:情绪亢奋,击球冒险性高,但在连续失分后心态稳定性预计将下降至65%”
这些信息,如同战场上的雷达和卫星图,为屈正阳提供了超越常人的洞察力。但他并未立刻发动,而是在耐心等待,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等待一击致命的最佳时机。
局分来到8平。松本浩二又是一个犀利的正手抢冲,企图打屈正阳的反手大角。然而,这一次,屈正阳动了!他的启动并非简单的横向移动,而是脚下如同踩踏八卦,身体以一种看似舒缓实则迅捷无比的韵律侧身让位,同时持拍手臂如同揽雀尾般画出一个微小的圆弧,并非硬碰硬地去格挡,而是在触球瞬间手腕极细微地一抖一裹,运用类似“听劲”的技巧,将来球的巨大冲力巧妙地卸掉一部分,并附加了一个强烈的侧向摩擦。
乒乓球带着诡异的旋转和飘忽的弧线,绕过球网,落在松本浩二正手位小三角区,弹起后并非前冲,而是有一个向侧下方的诡异下扎。
松本浩二判断失误,仓促间回球下网!
9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