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樊振东凑过来,一脸羡慕地说:“阳哥,啥时候也给我装一套这系统啊?我也想优化一下我的正手弧圈。”
“等你把反手快撕的失误率降下来再说,”屈正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下午咱们俩对练,我专门给你送反手位的球,好好练练。”
下午的对练中,屈正阳果然专攻樊振东的反手位。樊振东的反手快撕虽然有进步,但在屈正阳的高强度进攻下,还是出现了不少失误。秦志戬站在一旁,拿着平板记录数据:“樊振东,你看你这反手位的站位太靠后了,导致衔接慢,要像屈正阳那样,重心提前前移,才能更快启动。”
屈正阳也适时停下来,给樊振东示范:“你看,脚步要像‘玉女穿梭’那样,提前预判落点,重心放在前脚掌,这样不管是快撕还是快带,都能更快衔接。”他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步法的细节,结合上午系统分析的要点,说得通俗易懂。
樊振东按照屈正阳的指导,反复练习了几十次,果然有了明显进步。“阳哥,你这讲解比系统还清楚啊!”他兴奋地说,“感觉反手快撕的速度至少快了0.1秒!”
屈正阳笑着说:“这都是系统分析的功劳,帮我找到了最关键的调整点。你要是认真练,下次对练,我未必能轻易突破你的反手位。”
傍晚的恢复训练中,屈正阳使用了之前投资的智能按摩仪。按摩仪贴合在他的腰背部,通过传感器检测肌肉状态,自动调整按摩力度和模式。“这玩意儿是真好用,”他舒服地闭上眼,“之前训练完腰总是酸,现在按摩完,感觉浑身都轻松了。”
秦志戬走过来,看着按摩仪上的数据:“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你之前投资的那些体育科技公司,不仅帮你推广了国术乒乓,还反过来助力你的训练,这步棋走得好。”
屈正阳点点头:“我也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运动员受益,让中国乒乓球的训练更科学、更高效。”
晚上,屈正阳回到宿舍,打开平板查看系统生成的训练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经过一天的精细化训练,他的反手快撕衔接速度提升了0.3秒,“崩拳爆冲”的旋转强度提升了8%,整体动作精准度提高了5%。他满意地笑了笑,转发报告给了姐夫陈宇:“智行科技的系统效果不错,让他们加快和培训校区的对接,尽快让更多学员受益。”
陈宇很快回复:“放心,已经在安排了!对了,#屈正阳用AI练球#的话题阅读量破2亿了,还有个大V转发了你的训练视频,说‘这才是体育与科技的完美融合’,点赞量破百万了!”
屈正阳打开微博,看到话题里全是粉丝的留言:“屈哥太拼了!用科技助力训练,不愧是奥运冠军!”“期待屈哥在世锦赛上的表现,相信你一定能再创辉煌!”“已经报名了国术乒乓培训校区,希望能像屈哥一样,用科学的方法练球!”
此刻,正在剧组拍摄的刘亦菲,刷到了屈正阳的训练视频。视频里,他在AI系统的辅助下认真调整动作,汗水浸湿了运动服,却依旧眼神坚定。她想起之前看到的那些关于他训练的报道,心里对这个始终专注的运动员多了几分欣赏。她点开#屈正阳用AI练球#的热搜话题,轻轻点了赞,随即收起手机,继续投入到拍摄中。
周四清晨,屈正阳依旧早早来到训练馆。他知道,归队后的训练调整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封闭集训才是真正的考验。但他有信心,凭借着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即将到来的世锦赛上,再创佳绩,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