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5日,海南集训营的训练馆内,空气中弥漫着胶皮与汗水混合的味道。乒乓球撞击球台的脆响此起彼伏,其中1号球台的声音尤为密集——屈正阳和马龙正进行着双打专项磨合,今天的训练主题,是破解“近台快撕+中远台爆冲”的组合战术,这正是日本组合水谷隼/丹羽孝希的杀手锏。
“正阳,刚才那球你侧身慢了0.02秒!”马龙擦着汗,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水谷隼的反手快撕变线很快,你要是跟不上,咱们的防线就破了!”
屈正阳点点头,抬手活动了一下手腕,护腕下的皮肤传来轻微刺痛。他刚才为了回防丹羽孝希的中远台爆冲,强行启动“玉女穿梭”步法,侧身时重心偏移,导致衔接慢了半拍。“再来一次,这次我提前0.03秒启动,你控短的落点再往他反手小三角偏一点。”
两人重新站回球台,樊振东充当陪练,手里握着平板电脑,实时模拟水谷隼/丹羽孝希的战术数据。“阳哥,龙队,准备好了!这次是水谷隼反手快撕接丹羽孝希正手爆冲的组合,球速188k/h!”
随着樊振东按下模拟键,智能发球机瞬间启动,白色乒乓球带着强烈侧旋飞向屈正阳反手。屈正阳眼神锐利,提前预判到路线,“玉女穿梭”步法骤然启动,身体如鬼魅般横移,手腕轻转将球回至“水谷隼”的反手小三角!
“漂亮!”马龙大喊一声,抓住机会正手快带,球直奔“丹羽孝希”的中路空当!“1-0!”
这一次的配合堪称完美,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可就在这时,秦志戬教练走了过来,眉头微蹙:“刚才那球虽然得分了,但你们的衔接还是有问题——马龙,你快带的时机晚了0.01秒;正阳,你回球的旋转不够,要是遇到真的水谷隼,他肯定能反撕回来。”
秦志戬拿起平板电脑,调出刚才的训练录像:“你们看这里,水谷隼的反手快撕之后,丹羽孝希的正手会有0.1秒的停顿,这才是咱们的进攻机会。马龙,你要抓住这个停顿,提前引拍;正阳,你回球时加入“钻拳”的旋转力道,限制水谷隼的反撕。”
两人恍然大悟,立刻按照秦志戬的指导调整战术。接下来的训练中,屈正阳回球时刻意增加侧旋强度,马龙则提前预判引拍,两人的配合越来越默契。训练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破解“近台快撕+中远台爆冲”组合的成功率,从最初的65%提升到了92%!
“休息一下!”秦志戬喊停训练,递给两人两瓶运动饮料,“你们的进步很快,但不能掉以轻心。奥运赛场上,对手的战术变化比训练中更复杂,你们必须做到‘一秒应变’。”
屈正阳接过饮料,坐在休息区的长椅上,刚喝了一口,就看到张继科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战术板。“正阳,马龙,刚才看你们训练,发现一个问题——你们打反手位配合时,中路空当太大,容易被对手抓住机会。”
张继科把战术板放在两人面前,上面画着详细的路线图:“你们看,当正阳回防反手时,马龙的站位要往中路靠0.5米;反之,马龙回防时,正阳也要补位。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防线,不给对手可乘之机。”
“继科哥,你这观察也太细致了!”樊振东凑过来,看着战术板上的路线图,眼里满是佩服,“刚才我模拟的时候,就觉得中路好像有点空,没想到被你点破了!”
张继科笑了笑:“我当年和马龙练双打时,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后来琢磨了好久才找到解决办法。奥运赛场上,细节决定成败,一点小漏洞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屈正阳和马龙认真地记下张继科的建议,立刻回到球台进行补位训练。这一次,他们刻意调整站位,中路空当被彻底填补。当樊振东再次模拟水谷隼/丹羽孝希的中路进攻时,屈正阳迅速补位,“炮拳”轻冲将球回到底线死角,马龙则趁机正手快带,两人完美化解进攻!
“太好了!”秦志戬在场边鼓掌,“这才是奥运级别的配合!记住这个感觉,接下来咱们练多拍相持,模拟韩国组合李尚洙/郑荣植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