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宋闲医 > 第111章 雷霆扫穴

第111章 雷霆扫穴(1 / 2)

韩琦府邸,偏厅之内。

烛火摇曳,将韩琦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显得格外高大而凝重。

他面前的桌案上,静静地躺着两样东西:一封是苏哲从千里之外的麟州用血与火写就的密信,另一枚,则是足以将当朝右相打入万劫不复深渊的私印。

这位在宦海中浸淫数十年的相公,此刻脸上早已没了与欧阳修对弈时的云淡风轻。

通敌卖国,谋害朝廷命官,桩桩件件,皆是灭族的大罪!

韩琦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地运转着。

他知道,这封信和这枚印,是一柄最锋利的剑,但要用好这柄剑,一击毙命,不给对方任何反扑的机会,就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他沉思良久,终于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

“来人。”他沉声唤道。

一名心腹管家悄无声息地滑入厅内,躬身待命。

“备车,我要连夜拜访几位大人。”韩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另外,将我书房密阁第三层,那个黑漆木盒取来。”

管家心中一凛,知道相公今夜必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办。

他不敢怠慢,立刻领命而去。

是夜,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悄然驶出韩琦府邸,在寂静的汴京街道上穿行,先后停在了御史中丞、中书侍郎以及户部尚书的府邸后门。

……

子时,户部尚书张方平府上,一间密不透风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除了主人外,韩琦、御史中丞张扬、中书侍郎朱敬潇赫然在座。

这三人,皆是朝中中流砥柱,也是素来与李墨政见不合的骨干之臣。

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了一般。

在他们面前的桌案上,苏哲的信函与那枚私印,已经被传阅了一遍。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与滔天的怒火。

“丧心病狂!简直是丧心病狂!”脾气最为火爆的御史中丞张扬一拳砸在桌上,花白的胡须气得根根倒竖,“勾结西夏,出卖军情,谋刺朝廷命官……李墨此獠,枉为大宋宰辅,实乃国之巨蠹!其罪当诛!”

中书侍郎朱敬潇亦是面色铁青,沉声道:“此事关系重大,苏哲远在边陲,仅凭此信此印,李墨老贼定会抵死不认,反咬一口,污蔑我等构陷于他。”

此言一出,房内气氛更显凝重。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李墨在朝中党羽众多,盘根错节,若是不能一击必杀,让他缓过气来,反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诸位稍安勿躁。”

一直沉默不语的韩琦终于开口了。

他缓缓起身,走到那个被他带来的黑漆木盒前,伸手将其打开。

盒子里面,并非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卷卷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卷宗。

“李墨之恶,非一日之寒。”韩琦的语气冰冷如铁,“老夫与他同朝多年,对他暗中所为,早已有所察觉。这里,是他自庆历年间以来,贪赃枉法、卖官鬻爵、构陷忠良的部分罪证。每一桩,都有人证物证,铁证如山。”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卷,缓缓展开:“这是他授意亲信,侵吞两淮赈灾粮款十万石的账本;这是他与契丹私商交易,倒卖违禁品的信函;这是他罗织罪名,将不肯附逆的河东转运使张大人贬黜至岭南的伪证……”

随着韩琦一桩桩、一件件地念出,张扬与朱敬潇的脸色从愤怒转为惊骇。

他们没想到,韩琦手中竟掌握着如此之多的确凿证据。

这位看似温和的相公,早已在暗中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只待一个收网的契机。

而苏哲从西北送回的这份通敌铁证,便是这收网的最好时机,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好一个李墨!”张扬拍案而起,“韩公深谋远虑,我等佩服!有了这些,再加上通敌叛国之罪,明日早朝,我便以御史中丞之名,当庭弹劾,定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韩琦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明日大朝会,张公可先以贪腐之罪发难,待他狡辩之时,朱侍郎与张尚书再以其他罪证轮番进逼,乱其心神,使其党羽不敢妄动。待其黔驴技穷之际,老夫再呈上这份通敌铁证,给予他致命一击!务必让官家在雷霆震怒之下,当堂定罪,不给他任何场外运作的机会!”

“好!就依韩公之计!”

四位朝廷重臣,在这间小小的书房内,为当朝右相的政治生命,乃至整个李氏家族的命运,定下了最终的裁决。

……

次日,大庆殿。

晨光透过高大的窗棂,照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

宋仁宗赵祯身着龙袍,威严地端坐其上,接受着百官的朝拜。

大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议题多是些秋收、漕运之类的常事,气氛一如既往的庄重而平淡。

位列宰辅之首的右相李墨,微闭着双眼,神态倨傲,仿佛对这些琐事不屑一顾。

昨夜,他派出的心腹回报,并未截获任何可疑的西北密信,这让他稍稍安下了心。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站在他对面的韩琦,以及御史台、中书省的几位重臣,今日的眼神都异常的锐利,如同蓄势待发的猎鹰。

就在议题将尽,内侍准备宣布退朝之际。

“臣,御史中丞张扬,有本启奏!”

一声洪亮如钟的嗓音,骤然打破了殿上的平静。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从队列中走出的张扬。

这位以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着称的“铁面御史”,此刻手持笏板,满脸肃杀之气。

仁宗皇帝微微颔首:“张爱卿有何事?”

“臣,弹劾当朝右相李墨,贪赃枉法,蠹国害民!”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李墨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冷笑。

又是这些陈词滥调,张方平弹劾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哪次不是被他轻松化解?

“张扬!”李墨出列,厉声喝道,“你血口喷人!身为御史,不思为国举贤,却屡屡在朝堂之上攻讦同僚,是何居心?”

张扬毫不畏惧,朗声道:“臣所言,句句属实!臣弹劾李墨,侵吞两淮赈灾粮款,致使饿殍遍地,民怨沸腾!此乃罪一也!”

“一派胡言!”李墨拂袖怒斥,“赈灾之事,早已结案,朝廷查验,并无疏漏,你这是无中生有!”

“陛下!”此时,户部尚书张方平也站了出来,“臣有物证,可证李墨亲信,户部侍郎周显,伪造账目,将十万石粮款转入其名下私仓!这是周显与李府管家的交割密账!”

说着,他呈上了一本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