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文化!姚珮芳!出来帮帮忙嘿!你们家的信又爆仓了!”
老孔带着黑豹乐队以及跑小腿等一干后勤人员,跑安徽的一个厂子去了。公司里只剩下姚珮芳和两个行政小姑娘守着摊子。
姚珮芳叹了口气,认命地站起身走出去。只见邮递员扶着自行车,车后座两边挂着两个大麻袋。
“这回咋这么多?”姚珮芳有些吃惊。
“这还多?自从你们公司那杨玉莹上了春晚,这信就没断过!今天这还算少的呢!”
邮递员抹了把汗,“赶紧的,搭把手,我这车都快撑不住了。”
姚珮芳没再说什么,弯下腰,一手抓住一个麻袋的袋口,腰腹发力,竟直接将一个麻袋甩上了肩膀,然后面不改色地用另一只手提起了另一个麻袋,对邮递员点了点头:“谢了师傅,辛苦。”
邮递员看着这个长相秀气、力气却不小的姑娘,咂咂嘴,骑上车走了。
姚珮芳扛着提着两个麻袋,脚步沉稳地走回办公室,把袋子“咚”、“咚”两声扔在角落空地上。
她拍了拍手上的灰,神情有些复杂地看着这两座信山。
从春晚播出那天起,这种场面就成了常态。最初是几捆,后来是半麻袋,现在直接升级成了双麻袋。全是写给杨玉莹的。
全国各地的信,雪片似的飞来。有表达爱慕的,有单纯鼓励的,有分享心事的,甚至还有附上照片和地址,希望能交个朋友的……
麻袋封口处,直接滑落了几十封信,一封信封口没有粘紧,里面掉出一张彩色照片。
是一个穿着工装的年轻小伙子,站在一台机床前,照片背面用钢笔工整地写着:“杨玉莹同志,你的歌给了我很大鼓舞!希望你能来我们厂演出!”
.....
她认命地拿起裁纸刀,开始熟练地拆信、分类。
有用的商业邀约单独放一边,纯粹的粉丝来信,她找了个纸箱,一封封整理好。等方远他们回来,这些信总是要交给杨玉莹本人的。
那是属于她的荣光。
这丫头对自己挺客气,姐长姐短的叫着,偶尔还带点小零食、水果跟她分享,去外地演出回来也会带点纪念品给她.....
但是,总是对她有点若有若无的抵触。
唉!
小姑娘摸了摸自己的脸,要说外貌嘛,她自信不比她杨玉莹差。
就是她的那股软绵绵的感觉,是她怎么样都模仿不来的。
男人都喜欢这款吧?
杨玉莹要干什么,还没说话呢,马上就有人凑过去帮忙。
自己呢?
她揉了揉自己刚刚抗麻袋有点酸疼的肩膀。
姚珮芳撇撇嘴,把那张照片随手塞回信封里,和那几十封散落的信一起,胡乱扫进专门装粉丝信的纸箱。
咦?这是?
姚珮芳有点意外,除了写给杨玉莹的,怎么还有一封.....
李春波来的信?
李春波是谁来着?名字好熟。
哦对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