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山涨得脖子通红,像偷玉米被抓的小崽子:我...我来借个火。
借火?王桂英憋着笑,您烟袋都没带。
散场时月亮都偏西了。
张大山跟着媳妇往家走,鞋底碾得草叶沙沙响。
他憋了半宿,突然说:你那本子...能让我瞧瞧不?
媳妇歪头看他,怕我把钱卷跑了?
不是。张大山挠了挠后颈,队里记工本总差两毛,你这倒连线头都算清了。他顿了顿,声音低得像蚊子,明儿我去集上买包糖,给你们...给生产组。
分红大会定在小石头娘家的热炕头。
七户妇女围坐着,刘会计的算盘拨得比过年还响。净赚三十七元六角。他推了推眼镜,按积分分配,赵老太四毛八,王桂英六毛二,小石头娘...八毛一!
赵老太捏着钱的手直颤,银白的头发在油灯下发亮。
她突然把钱往王念慈手里一塞:我不拿钱...换本《识字本》,教我重孙认俩字。
屋里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
王桂英的眼睛先红了,李二嫂抹着眼泪笑:咱老太太都要认字,咱还能落后?轰地炸开来,震得房梁上的灰都扑簌簌往下掉。
杨靖望着系统面板,【女性集体经济萌芽】几个字正泛着金光,新解锁的协议模板在眼前铺开。
他清了清嗓子:赵奶奶这主意好——往后分红能换物资,换本子,换咱需要的一切。他看向小石头娘,你们这不是合作社,是...新东西。
啥新东西?小石头娘搓着围裙角。
平安屯妇女共富工坊。王念慈举着张纸从里屋出来,上边用毛笔写着新招牌,我夜里画的,俩字描了三遍。
窗外,缝纫机声又响起来了。哒哒哒的节奏比往日更齐整,像一串蹦跳的小灯笼,顺着房檐往村东头飘,往村西头飘,最后裹着秋夜的凉,钻进杨靖的衣领里。
他望着王念慈笔下那两个被描得发亮的字,突然想起系统新提示的最后一句:【当妇女的手能缝出光,土地就该长出新的春天了】。
后半夜起了薄雾,王念慈趴在桌上打盹,毛笔还攥在手里。
招牌上二字的墨色晕开一圈,像两朵要开未开的花。
窗台上的缝纫机零件闪着微光,仿佛在等天亮——等第一缕阳光爬上窗棂,等王念慈揉着眼睛把它挂在门框上,等平安屯的老老少少都来瞧,这个由七双手、一台旧机器,还有三十七块六角钱,攒出来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