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289章 县里派老师来,我让她先去拾粪

第289章 县里派老师来,我让她先去拾粪(2 / 2)

小石头娘却像带自家闺女似的,拎着粪铲凑过来:“老师,这头牛刚拉的,热乎!”她用粪铲敲了敲还冒着热气的牛粪,“鲜粪分高,攒够五分能换识字卡呢——前儿个我家小石头用十分换了本《乘法口诀》,乐得直蹦高。”

妞妞举着小本子跟在后边:“李老师拾第一筐啦!+2分!”

第二天,李淑芬在记工房碰着了刘会计。

老头正对着算盘发愁:“这月工分册对不上,差了二毛三。”她鬼使神差凑过去:“我帮您核对吧?”刘会计眼睛一亮:“成!对完账算三分!”等她趴在桌上算完三页纸,刘会计拍着大腿笑:“到底是县里来的,算盘珠子拨得比我家那口子纳鞋底还利索!”

第三天傍晚,李淑芬站在夜校讲台前,手心全是汗。

台下坐满了抱着娃的婶子、卷着裤腿的汉子,最前排是几个豁牙的小娃,仰着脑袋看她。

杨靖没露面,只让王念慈递了张纸条:“说您最想说的。”

她摸出兜里的识字卡,那是拾粪时妞妞塞给她的,边角沾着草屑:“乡亲们,我教了十年书,总觉得教育得在教室里。可这三天我拾粪、对账、听孩子们背‘日’‘月’‘星’,才明白——”她喉咙发紧,“真正的学问,得从泥里长出来。”

台下忽然响起掌声。

张大山拍得最响,茶缸子都差点摔了:“中!这话说到咱心坎里了!”小石头娘抹了把眼角,把妞妞往台上推:“妞妞,给李老师递存折!”

红布封面的存折摊开,“李淑芬”三个字是王念慈用毛笔写的,底下盖着五个屯的木刻章。

积分栏里,“拾鲜粪3筐+6分”“核对工分册+3分”“夜校发言+1分”,合计10分——比入门任务还多了五分。

“从今往后,李老师不是‘上级派来的’,是咱‘知识银行’第108号储户。”

杨靖的声音从教室后门传来。

李淑芬转头,见他靠在门框上,手里转着根铅笔,眼睛亮得像星子。

系统面板在他眼前闪过微光:【外来力量本土化】达成,解锁“群众教育认证体系”。

他没急着看详情,目光落在李淑芬发红的眼尾上——那是白天帮王婶家读化肥说明书时,被风刮了一脸灰。

“李老师提的广播站播识字歌,咱试试。”杨靖冲王念慈点头。

王念慈拍了拍手,十几个孩子涌上台,举着竹板脆生生唱:“工字不出力,白拿工分没道理;学字不挑担,认再多字也白搭!”

张大山笑得直拍腿,连来视察的公社干事都跟着打拍子:“这快板比大喇叭还带劲!”散会时,他拽住杨靖衣角:“那啥……能不能让李老师教我打竹板?回头我去邻屯宣讲,准能把人都招过来!”

月末总结会,李淑芬的观察日记摊在联席会桌上。

最后一页写着:“真正的教育不在教室,而在粪筐与书包之间。”她推了推眼镜,把新批的流动图书箱往前挪了挪:“县里给了十本旧书,但我跟他们说,得盖咱联席会的章——往后这书就是‘知识银行’的资产。”

杨靖翻开书,扉页上“平安—李家知识银行联席会监制”的红章还带着墨香。

他抬头,正看见李淑芬蹲在油印机旁,跟赵铁柱学刻蜡纸。

她衬衫袖子挽到胳膊肘,脸上沾着蓝油墨,嘴里念叨:“‘锄’字左边是‘金’,右边是‘助’,合起来就是铁家伙帮着种地……”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杨靖低头,看到新解锁的功能里,“民间教员资格证”几个字泛着暖光。

他摸了摸兜里的刻刀——前儿个在县城刻字铺定制的,刻着“平安屯联席会”的新章,正等着派上用场。

窗外的月光爬上油印机,李淑芬的蜡纸刻到最后一句:“愿每个肯弯腰的老师,都有一本自己的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