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天佑坐在部长办公室的沙发上,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滑动。
郑归刚发来一条消息:“土壤修复进度更新,随时可动工。”
他没回,把手机倒扣在茶几上,目光落在面前那台还连着投影线的笔记本电脑上。
门被敲了两下,工作人员探头进来:“孙区长在外间等着。”
“正好。”祁天佑站起身,转向部长,
“孙连城是京州光明区一把手,青山计划最早的试点执行者。
他手上有些数据,比我们这边模型推演的更直观。”
部长抬眼看了他一眼,点头:“叫他进来。”
孙连城进门时脚步有点迟疑,衬衫领口微皱,手里抱着一个深蓝色文件夹。
他冲部长点头致意,又朝祁天佑快速扫了一眼,像是确认信号般轻轻点了下头。
“坐。”部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孙连城坐下,把文件夹放在膝上,打开U盘接口,插进笔记本。
屏幕切换,弹出一份ppt标题页:《京州市光明区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成果汇报》。
他清了清嗓子,“一开始我也不信这玩意儿能跑通。”
祁天佑嘴角一动,没说话。
孙连城点开第二页,图表浮现。
“这是过去一年p2.5年均值变化曲线。
红线从108一路跌到74,降幅31%。
地表水达标率从69%升到92%,省环保厅复核过三次,数据经得起查。”
第三张图跳出来:低碳产业园投资热力图。东郊老化工园区位置亮起一片橙红。
“社会资本累计投入四十七点三亿,涵盖新能源材料、智能环保设备、碳资产管理三个板块。”他说着调出就业统计表,
“新增岗位一万两千个,其中八成来自本地失业职工和矿区转移劳动力。”
部长翻动手里的简报副本,眉头微微松开。
“信访量呢?”他忽然问。
“同比下降百分之四十三。”孙连城切到下一屏,
“环保类投诉下降六成八。
以前群众举报偷排要等半个月才有反馈,现在我们推行‘发现—处置—公示’闭环机制,平均响应时间三小时。”
祁天佑接过话:“机制核心还是‘环保一票否决+容错补偿’。
企业知道红线在哪,也知道转型有支持,就不会赌政策宽松期最后捞一笔。”
部长盯着ppt里一张现场对比图,
曾经冒黑烟的厂区如今铺满光伏板,
几个穿工装的年轻人正调试监测设备。
“你们这个模式,有没有硬伤?”部长问。
孙连城老实答:“有。初期财政压力大,过渡基金垫付了九个亿。
但今年税收反超去年同期百分之十五,基金已经开始回流。”他顿了顿,
“关键是得有人扛住前半年的非议。上面不松口,
“所以需要明确信号。”祁天佑补充,
“不是喊口号式推进,而是给工具、给路径、给兜底方案。
基层干部不怕做事,怕做对的事反而背锅。”
部长沉默片刻,拿起笔在材料封底写了几行字。
“这套做法,”他说,“能不能复制?”
“能。”孙连城斩钉截铁,“模板已经标准化。
注册流程、审批清单、监管节点全打包好了,新试点地区导入系统三天就能运转。
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推不开,是怕推得太快,后续服务跟不上。”
祁天佑接道:“目前已有六个地市申请加入第二批试点,都在等一个说法。”
部长合上文件,站起身。
“材料留下。
我马上整合你们这份报告和昨天那份补偿机制草案,提请党组会专项讨论。”
他看向孙连城,“你回去准备个十分钟版本,下周全国生态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经验发言。”
孙连城猛地抬头,声音有点抖:“我……发言?”
“你是执行者。”部长语气平静,
“让干活的人站出来讲怎么干的,比我们坐在会议室画蓝图更有说服力。”
孙连城嘴唇动了动,最终只说了一个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