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逐渊弯腰将女儿抱起,让她坐在自己臂弯里,点了点她的小鼻子:“安安喜欢蝴蝶?”
“喜欢!”安安用力点头,小手搂住父亲的脖子,“爹爹,外面……好看!”
她所说的“外面”,是指皇宫之外,帝都的街巷,更远的山川河流。萧逐渊散尽神格后,并未拘泥于王府一方天地,时常带着妻女微服出行,体察民情,也让她看看这劫后重生的世界。
“好,过几日爹爹娘亲再带安安出去玩儿。”谢清晏柔声答应。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驶出了靖王府。
马车穿过逐渐繁华的街市,叫卖声、议价声、孩童嬉闹声不绝于耳。路边新设的“惠民药局”前排着队,有医师正在免费为贫苦百姓诊脉;更远处,由朝廷资助、谢清晏提议兴办的“女子学堂”传来朗朗读书声,虽然规模尚小,却已是破冰之举。
安安趴在车窗边,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一切。
马车最终停在城郊一处新建的村落外。这里原是因战乱和神劫荒废的土地,如今在朝廷“授田垦荒”的政策下,聚集了不少流民安家落户。虽是茅屋土墙,却井然有序,田垄整齐,绿意盎然。
萧逐渊抱着女儿,与谢清晏并肩走在田埂上。有老农认出了他们(尽管他们衣着普通,但靖王夫妇的容貌气度实在出众,加之几年前皇陵之战和神劫时,不少百姓曾远远见过他们的身影),激动地就要下拜,被萧逐渊温和地扶住。
“老伯不必多礼,我们只是随意走走。”
老农搓着手,脸上是掩不住的感激:“托陛下和王爷、王妃的福,咱家分到了田,种子还是官府赊的,头三年赋税还减半!这日子,有奔头了!”他指着绿油油的禾苗,“您看,这长势多好!比神劫前还好哩!”
谢清晏蹲下身,轻轻抚摸着一株禾苗的叶片,她能感受到土壤中蕴含的、比以往更加充沛平和的生机。那是神裔之力反哺天地后,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滋养。
安安也学着娘亲的样子,伸出小手指,小心翼翼地点了点禾苗上的露珠,露珠滚落,她开心地笑起来,眼眸弯成了月牙。
阳光洒在这一家三口身上,温暖而和煦。远处,村落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
战争、神劫的阴影已然远去,留下的,是废墟之上重建的家园,是逐渐抚平的伤痕,是充满希望的新生。
萧逐渊握住谢清晏的手,两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他们放弃了至高无上的神位,选择了这充满烟火气的人间。看着这天下渐趋大同,看着女儿健康成长,这便是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
神归天地,人守人间。而这人间,正向着一个更加光明、更加平等的未来,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