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美人谋:锦瑟映江山 > 第253章 番外一:雨后初晴,天下大同

第253章 番外一:雨后初晴,天下大同(1 / 2)

平顺三年,春。

帝都的桃花开得正好,粉云叠叠,暖风拂过宫墙,带来御花园里新翻泥土的湿润气息和隐约花香。紫宸殿内,争论声却与这春日的慵懒格格不入。

“陛下!‘摊丁入亩’之策,虽意在均平赋税,然则触及士绅根本,若强行推行,恐引天下动荡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手持玉笏,声音激越。

龙椅上,年岁渐长的萧启明身姿挺拔,眉宇间已褪去稚嫩,沉淀下帝王的威仪。他并未立刻反驳,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臣工,最终落在一旁静听的萧逐渊与谢清晏身上。

萧逐渊今日未着亲王蟒袍,只一身玄色常服,神色平和,周身再无昔日那令人不敢直视的神性威压,却自有一股历经沧桑、洞明世事的沉静气度。他感受到天子的目光,只微微颔首,示意他自行决断。

谢清晏坐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身着淡青色素雅宫装,发髻间只簪一支白玉兰,怀里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女童。女童约莫两三岁模样,睁着一双酷似其父的紫琉璃般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殿中争执的大臣们,不哭不闹,只偶尔伸出小手指,咿呀两声,似乎在学舌。这便是靖王府的掌上明珠,萧曦,小字安安。

“李爱卿所虑,朕知晓。”萧启明开口,声音清朗沉稳,“然则,前朝覆灭,根由之一便是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赋税沉重尽压于平民之身,以致民怨沸腾,国力空虚。此策,非为与士绅争利,实为固国本,安民心。且,朝廷已拟定补偿细则,并开放海贸、鼓励工商,另辟税源,并非竭泽而渔。”

他条理清晰,显然对此策深思熟虑。这几年来,在萧逐渊与谢清晏的辅佐下,他并非一味依赖,而是飞速成长,已有明君之相。

“陛下圣明。”另一位较为年轻的官员出列支持,“臣巡查地方,见新政试点之处,佃户负担减轻,垦荒者众,民生确有好转之象。且靖王府与皇家联合兴办的‘惠民书局’,刊印农书、医典,价廉物美,使百姓得窥学识,此乃开启民智之善政!”

朝堂之上,新旧观念碰撞,但整体氛围已非昔日那般保守僵滞。

谢清晏轻轻拍着怀中的女儿,目光温静。她虽不再直接参与具体政务决策,但其智慧仍通过萧逐渊和帝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王朝的方向。那场神劫之后,她身子调养了许久才恢复,加之要照料幼女,便渐渐居于幕后。但她对朝局民生的关切并未减少,时常与萧逐渊深夜长谈,分析利弊。

散朝后,萧启明与苏玉绾留下萧逐渊一家在宫中用膳。

御花园的水榭中,春光明媚。安安下了地,摇摇晃晃地追着一只彩蝶,咯咯的笑声清脆悦耳。苏玉绾笑着跟在后面,小心看护。

“皇叔,皇婶,今日朝堂之事,你们看……”萧启明亲自斟了茶,语气带着征询。

萧逐渊接过茶盏,抿了一口,道:“陛下处理得宜。改革非一日之功,难免阻力,但方向是对的。关键在于执行,需选用干吏,监督到位,防止良政变苛政。”

谢清晏看着追逐蝴蝶的女儿,微笑道:“陛下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我与王爷很是欣慰。新政推行,不仅是律法条文的更易,亦是人心之变。让百姓实实在在地看到好处,感受到公平,这‘天下大同’的根基,才算牢固。”

萧启明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时,安安扑腾着跑回来,一把抱住谢清晏的腿,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说:“娘亲,蝴蝶……飞高高!”她的眼眸在阳光下,那抹紫色愈发剔透,偶尔深处会闪过一丝极淡的金辉,那是双生神格本源馈赠留下的印记,虽无力量,却灵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