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海的夜晚,来得迅速而深沉。白日的酷热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刺骨的寒意。苍穹之上,银河倾泻,星子璀璨低垂,仿佛触手可及,将这无垠沙海映照出一种空寂而神秘的美。
篝火噼啪作响,跳跃的火光在萧逐渊和谢清晏的脸上明明灭灭。侍卫们在不远处警戒休息,将这一方小小的安宁留给了他们二人。
经历了白日那场生死一线的爆发,情感的坚冰既碎,便再难重凝。空气中流淌着一种微妙的、无需言明的氛围,不再是之前一个刻意靠近一个理智疏离的试探,也并非全然的热烈,而是一种劫后余生、彼此确认后的沉静与……一丝若有若无的赧然。
谢清晏抱着膝盖,下巴搁在膝头,望着跳跃的火焰,有些出神。情感如潮水般回归,冲刷着她因过度动用神力而疲惫的身心,也带来了久违的、属于正常人的纷乱心绪。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侧之人投来的、专注而温存的目光,那目光如同实质,熨帖在她侧脸上,带来微热的触感。
“还难受吗?”萧逐渊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他递过一个水囊,里面是温过的清水。
谢清晏接过,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一股微小的电流般的触感让她心尖微微一颤。她低头抿了一口水,水温恰到好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些许寒意。“神力消耗过度,调息几日便好。只是……”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语,“许久未曾有这般……纷乱的感觉,有些不惯。”
她指的是情感。不再是昆吾归来后那片绝对理智的冰原,而是拥有了喜怒哀乐、会后怕、会悸动的,活生生的“谢清晏”。
萧逐渊凝视着她被火光柔化的侧脸,那双恢复了墨黑却盈满了生动情绪的眸子,比星空更引人探寻。他低声道:“纷乱些好。”他停顿片刻,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比起之前在昆吾之后,你看万物如同俯视蝼蚁的疏离,我宁愿见你这般……有血有肉,会痛会怕,也会……”也会为我挡在身前,会因我涉险而惊惶失色。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口,但谢清晏听懂了。她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火光在他深邃的眼底跳跃,清晰地映出她的身影。一种无声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流淌。
“那块令牌,”谢清晏移开视线,将话题引向正事,以掩饰心湖的涟漪,“‘暗眸’……你确定与前朝胤氏有关?”
提及此事,萧逐渊神色凝重起来,他从怀中取出那块非金非木的令牌,在火光照耀下,那只缠绕荆棘的闭目眼睛徽记更显诡异。“嗯。我少年时,在先帝……也就是我父皇清理前朝遗库时,曾无意中见过类似的标记,记载于一份残破的胤氏秘录中。‘暗眸’,并非纯粹的江湖组织,更像是直属于胤氏皇族的暗卫与秘谍机构,负责处理一些皇室不便出面的阴暗事务,势力盘根错节,据说掌握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辛与力量。”
他修长的手指摩挲着令牌上的纹路:“玄蛇教虽然势大,但行事张扬,更像是一把用来搅乱局势的刀。而‘暗眸’……则隐藏在更深的水下。他们此刻出现在西域,目标直指昆吾本源,其图谋恐怕远比玄蛇教抽取力量更为深远。我怀疑,他们与昆吾的关联,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早,甚至在前朝覆灭之前就已存在。”
谢清晏若有所思:“昆吾之力,源自天地,守护地脉山河。胤氏前朝若与‘暗眸’掌控了某种利用甚至扭曲昆吾之力的方法……”她想起地缝中被污染的本源能量,心中凛然,“他们的目的,恐怕不只是复辟那么简单。”或许,是想要掌控一种足以颠覆现有秩序、重塑山河的终极力量。
“必须尽快回京。”萧逐渊沉声道,“‘暗眸’浮出水面,京中局势未必真如我们收到的消息那般平稳。淑妃虽暂时受挫,但难保不会狗急跳墙,或者……她也只是另一枚棋子。”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
永寿宫的风波看似平息,但暗流从未停止涌动。淑妃被太后当众申饬,其父曹坤又因违规发行“盐引散票”被户部问责,一时间,曹氏门庭罗雀,淑妃在宫中也称病不出,低调了许多。
然而,后宫的权力从不容忍真空。几位原本依附德妃、后又观望的妃嫔,见淑妃失势,心思立刻活络起来,频频向如今掌管六宫事务的贤妃示好。贤妃性情温和,不争不抢,但背后家族亦是累世清流,门生故旧遍布朝堂,地位超然。她并未因众人的投靠而有所倨傲,反而更加谨言慎行,将宫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让荣懿太后颇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