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楚氏商会总部:
楚幼薇面前摆着十几份来自各地分号的急报,内容大同小异:格物院发布的改良织机、新式水车等图纸,正被江南各大工坊疯狂仿制,他们凭借更低的人力成本和原有的销售渠道,以低价冲击市场,严重挤压了楚氏商行正品工坊的利润。
“东家,照此下去,我们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生产,反倒为他们做了嫁衣!”一位大掌柜愤愤不平。
“各地工坊主和匠人也颇有微词,他们辛苦学来的新技术,转眼间就被仿冒者用低价打垮,积极性受挫啊。”
楚幼薇纤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锐利如刀。她没有动怒,反而异常冷静。她想起萧煜曾与她探讨过的,关于“知识价值”与“创新保护”的概念。是时候了。
她铺开纸笔,亲自起草了一份奏章雏形,标题赫然是——《请立专利之法以励工巧疏》。文中详细阐述了仿冒横行对技术创新与国家发展的危害,提出了设立“专利”制度的基本框架:凡有新式器械、工艺发明,经格物院核定确系首创且有益民生者,可由朝廷颁发“专利文书”,给予发明者或首个投产者一定年限(如五年)的独家制造、销售之权,他人未经许可不得仿造,违者重罚。
“将此奏章思路,连同各地仿冒实证,一并急送睿王殿下与炎王殿下。”楚幼薇沉声道,“同时,商会内部放出风声,就言格物院有意建立新规,保护首创之利。我们要先让那些有心创新的匠人和商号,看到希望。”
同一时辰·睿王府书房:
萧煜仔细阅读着楚幼薇送来的文书和奏章思路,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楚幼薇不仅看到了问题,更精准地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制度。
“专利之法……好一个釜底抽薪!”萧炎也在座,拍案叫绝,“如此一来,看那些江南佬还怎么靠着偷窃技术跟我们斗!九弟,此疏由我明日便递上朝堂!”
萧煜点了点头,补充道:“此法之妙,不仅在于打击仿冒,更在于能极大地激发民间创新之活力。一旦匠人、工坊知晓其心血能受保护,能获厚利,必将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这远比格物院独自研发,更能推动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
他看向萧炎:“七哥,此疏上去,必遭守旧派激烈反对。他们会斥之为‘与民争利’,‘启天下逐利之心’。你要有所准备。”
萧炎咧嘴一笑,浑不在意:“怕什么?咱们摆事实,讲道理嘛!就问问他们,是愿意守着老掉牙的织机一辈子,还是愿意看到层出不穷的新物件让日子越过越好?这‘利’,是让匠人得利,让工坊得利,最终让百姓得利,有何不可?”
一项足以改变社会创新生态的制度,在睿王府的书房中,已然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它的锋芒,直指旧有经济模式的根基。
午时·江南某绸缎庄后院:
后院工坊里,数十架根据流出的图纸“改良”的新式织机正嗡嗡作响,效率确实比旧织机高出三成不止。工坊主看着络绎不绝的订单,笑得合不拢嘴。
“还是老爷们有办法!这图纸来得太及时了!成本比楚氏那边低两成,价格还能压一压,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听说楚氏和格物院那边跳脚了?哈哈,活该!这织机又不是他萧煜一个人能造的!”
然而,角落里几个老匠人却面带忧色。
“东家,我瞧着这织机还有几处可以改进的地方,若是……”
“改进什么改进?”工坊主不耐烦地打断,“现在这样够快了!改来改去不用花钱啊?就照着这样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