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谋断天下 > 第151章 舆论烽火,新旧交锋

第151章 舆论烽火,新旧交锋(1 / 2)

辰时·江南文萃阁:

《士林清议》最新一期被加急刊印,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文人圈中掀起狂澜。头版赫然是数位江南大儒联名署名的《辟格物谬书》,旁征博引,辞藻华丽,将格物之学斥为“无根之萍,逐末之学”,断言其“毁人伦,坏心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紧随其后的《问睿王十疏》更是言辞犀利,直指萧煜“借格物之名,行聚敛之实”,“星轨基金会”被污为收买人心的工具,格物科举则是“以匠乱儒,动摇国本”。字字诛心,试图从道德和政治层面将萧煜及其倡导的新学彻底否定。

“妙!此文一出,看那萧煜如何自辩!”

“天下读书人之心声,尽在于此!”

江南各州府的茶楼书院中,此类论调不绝于耳。旧士族动用其百年积累的舆论影响力,发动了全面反扑。无数受其影响的学子、清流,开始对“格物”二字口诛笔伐,试图用唾液淹没这新生的火焰。

同一时辰·睿王府书房:

楚幼薇将一份《士林清议》放在萧煜案头,眉宇间带着一丝冷峭:“殿下,他们开始了。除了报刊,市井间也开始流传诸多污蔑基金会和您个人的谣言,手法老套,但蛊惑性不小。”

萧煜快速扫过文章,脸上不见丝毫怒意,反而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黔驴技穷罢了。他们不敢与我们辩驳牛痘是否救了人命,不敢争论新农具是否提高了产量,只能抓着虚无的‘义利之辩’和危言耸听的‘亡国论’不放。因为事实,站在我们这边。”

他看向楚幼薇:“我们的《格物报》,筹备得如何了?”

“万事俱备,只待殿下号令。”楚幼薇自信道,“按照您的意思,首期内容已定稿:头版全文刊发‘星轨基金会’自成立至今,所有资金收入、支出的详细账目,精确到每一文钱,并附上部分受助者的真实姓名与感言,接受天下人质询。第二版,则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解‘显微镜’下所见之微生物与世界,并阐述苏先生提出的‘病菌致病说’与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很好。”萧煜点头,“此外,加印一份特刊,随报附送。内容嘛……”他沉吟片刻,“就刊载王砚在北狄成功勘探出煤矿、并协助控制牲畜瘟疫的完整经过,邀请几位在场的北狄贵族作证。让天下人看看,我们这‘奇技淫巧’,究竟是如何在异国他乡,为我大晨扬威,为百姓谋福的!”

你不是空谈道德吗?我便公示账目,以诚信破虚伪。

你不是斥为奇巧吗?我便展示微观世界,以真知破愚昧。

你不是污蔑无用吗?我便呈现域外功绩,以实绩破谎言。

这是一场用事实作为砖石,构筑舆论壁垒的战役。

午时·京都某茶楼:

茶楼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着前朝忠烈故事,但台下茶客们议论的,却多是近日京都的热点。

“听说了吗?睿王殿下那个基金会,账目全公开了!好家伙,五十万金,真真是一文不少都用在了资助学子、抚恤孤寡上!”

“《格物报》上那画儿看见没?水里竟有那么多小虫子!怪不得苏神医总说水要烧开喝,原来真有道理!”

“还有北狄那边,王砚先生可是立了大功了!找到了大煤矿,还治好了他们的牲口瘟疫,听说北狄王高兴得差点把公主许配过来!”

“哼,江南那些老爷们就会耍嘴皮子,他们能找出煤来?能治好瘟疫?我看啊,是怕睿王殿下断了他们的财路吧!”

民间的智慧是朴素的,他们或许不懂高深的义理,但他们看得见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当《格物报》将清晰无误的事实摆在面前时,旧士族精心编织的舆论罗网,开始出现明显的松动。知识的实用性,在这一刻成为了最有力的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