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乐郡主楚幼薇达成初步的商业合作意向后,萧煜本以为这场名为诗会、实为商谈的聚会即将结束。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这位近期风头正劲、却又以“痴傻”过往和“术算”专长闻名的皇子,在某些人眼中,依旧是宴会上可供取乐、或可用来衬托自身才学的绝佳对象。
诗会行至酒酣耳热之际,按照惯例,进入了最为热闹的即席赋诗环节。才子们争相吟诵,或咏物,或抒怀,佳句频出,引得满堂喝彩。气氛正浓时,一位素以清流自居、隐隐偏向太子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忽然将目光投向了角落里的萧煜,脸上带着看似温和实则不容拒绝的笑意:
“今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实乃文坛盛事。九殿下近日于户部明察秋毫,令人叹服。却不知殿下于诗词之道,可有雅兴?若能得殿下锦句,必使此会增色,传为佳话啊!”
此言一出,满场目光瞬间聚焦于萧煜身上。有好奇,有期待,但更多的,是等着看热闹的戏谑与审视。谁不知道九皇子早年“不学无术”?即便近来表现惊人,但这诗词歌赋,可是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岂是短时间内能弥补的?这分明是想让他当众出丑!
七皇子萧炎眉头微皱,正欲开口解围。楚幼薇也投来关切的目光。
众目睽睽之下,萧煜心中冷笑。想用文人最自负的方式来打压他?真是班门弄斧。他面上却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窘迫”与“推辞”:“这……本王于诗词一道,仅是略通皮毛,岂敢在诸位大家面前班门弄斧……”
这番“退缩”,更坐实了某些人的猜想,那侍读学士笑容更盛,言语愈发恳切(逼人):“殿下过谦了!不过游戏之作,但请一试,让我等领略天家风采!”
眼看推脱不过,萧煜仿佛被逼无奈,缓缓站起身,走到场中。他负手临窗,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与楼下波光粼粼的河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酝酿。整个揽月楼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背影上。
终于,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声音清朗,缓缓吟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初时,众人尚带着几分看笑话的心态。但数句之后,楼内已是鸦雀无声!那浩瀚的意境、空灵的哲思、华美的辞藻,如同一条瑰丽的画卷,随着他的吟诵,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江流、月色、花林、沙汀、思妇、游子……时空交错,情景交融,情理互渗!
当他吟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之时,满座文人已是如痴如醉,有人甚至不自觉地将手中酒杯捏紧,眼中充满了震撼与迷醉!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才情!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诗诵毕,余音绕梁。整个揽月楼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片刻之后,才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与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