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但务必注意安全,保密是第一位的。”刘川同意,随即看向炮兵司令朱锐:“老朱,你的炮纵任务最重。渡江作战,炮火准备是关键中的关键。你要组织精干力量,研究如何用炮火压制对岸敌军火力点,如何掩护我渡江部队航渡和登陆。特别是我们缴获的那些美制105榴弹炮,射程远,威力大,要好好利用起来。可以考虑在江北选择有利阵地,预先构筑炮兵掩体。”
朱锐用力点头:“司令员放心,我回去就组织各炮纵主官和侦察参谋开会,研究长江沿线地形和敌工事特点,拿出具体的火力配系方案。保证到时候,我们的炮弹能专敲敌人的脑壳,”
“肖副司令,”刘川又看向肖光:“后勤和装备保障你来负责。渡江需要的不仅仅是船和炮,还有大量的救生器材、通讯设备、弹药补给。特别是通讯,部队过江后,如何保持两岸联络畅通,至关重要。兵工厂那边,要优先保障‘四四式’步枪和仿九二步炮的生产,渡江后,我们可能面临严重的弹药补给问题,要尽可能自带足够的基数。”
肖光沉稳应道:“我立即组织后勤部、装备部细化需求清单,协调兵工厂和运输力量。通讯问题,我会要求通讯部门研究使用电台以及信号弹、灯光等多种联络手段,确保渡江期间指挥不中断。”
“很好。”刘川最后目光扫过众人:“同志们,时间紧迫,中央在看着我们,北平解放和渡江准备,这两件事必须齐头并进。韩楚,你的突击集团暂时转为渡江先遣训练集团,挑选精锐部队,开始进行水上适应性训练,练习上下船、航渡中射击、抢滩登陆。记住,要秘密进行,训练场地选在天津附近,严防敌人侦察。”
韩楚摩拳擦掌:“司令员,就等您这句话了,我保证,两个月内,给您练出一支能在水里劈波斩浪蛟龙,”
刘川脸上也露出笑意:“同志们,长江天堑自古号称难以逾越,但我们要告诉敌人,在人民军队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执行命令吧,”
“是,”指挥部里众人齐声应答。
命令迅速传递到东野的作战体系中。围困北平的部队在加强军事压力的同时,展开了更积极的政治攻势。而在远离前线的白洋淀等水域,一支支精锐部队在夜幕掩护下,登上了刚刚征集来的各式木船,开始了艰苦的水上训练。操着各种口音的战士们,起初在摇晃的船板上站立不稳,呕吐不止,但在各级指挥员的鼓动和严格要求下,很快便逐渐适应。
与此同时,刘亚领导的筹备小组运转起来,一份份关于长江的情报,通过地下交通线和侦察兵,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指挥部。朱锐带着他的炮兵参谋们,日夜对着地图和有限的情报,推演着炮火准备的每一个细节。沈阳兵工厂里,工人们加班加点,新下线的“四四式”步枪和炮弹被仔细打包,准备随军南下。
一个月后,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传来,极大地鼓舞了全军。东野主力得以从华北战场彻底抽身,开始大规模、成建制地向南移动,集结于长江北岸指定区域。各种征集、改装的大小船只,巧妙地隐蔽在河汉芦苇荡中。一场规模空前、决定中国命运的渡江战役,已然箭在弦上。
在一次进度汇报会上,刘川听完准备情况后,对身边的几位老战友说道:“北平和平解放,傅将军做了明智的选择,为我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力量。现在,江北敌军主力已被兄弟部队牢牢拖住,长江防线看似坚固,实则空虚。我们的船准备好了,炮校准了,战士们也练得差不多了。。”
韩楚盯着地图上几个预选的登陆场:“司令员,各部求战情绪很高,都等着您下命令呢,这江南的第一战,必须打得漂亮,打出我们东野的实力来,”
刘川缓缓说道:“命令各部队,做好最后准备,具体渡江时间和主攻方向,等中央最后命令。告诉战士们,休息好,检查好装备,我们随时准备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