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指挥部,刘川将来自延安的电报放在铺满地图的长桌上,抬头看向围绕在周围的几位老搭档。
聂政委率先开口:“中央的态度很明确,肯定我们在东北和华北的战绩,但也提醒我们,中原和华中那边,兄弟部队的压力很大。”
参谋长刘亚的语气总是带着精准:“数据显示,敌人在江北,尤其是在徐州、郑州一带的兵力密度,在过去一个月增加了百分之十五。其五大主力除已被我歼灭的新一军、新六军,其余如第五军、第十八军等,均出现在华中战场。老蒋是把家底都押上,想在长江以北和我们决一死战。”
“决战?那也得看我们给不给他这个机会:”韩楚走到全国地图前,从北平、天津一带向南划过:“咱们东野携连胜之威,咱们的优势是机动,是火力,是五个炮纵几千门炮,是四个装甲纵队几百辆铁疙瘩,把这些家当投入江北,而且目前中野、华野部队打的也有声有色。”
刘川转向政治部主任谭正和副司令肖光:“部队的思想动态怎么样?连续作战,有没有疲敝情绪?对可能进行的长距离机动,
谭正语气沉稳:“司令员,部队士气很高。尤其是解放了天津之后,战士们求战心切,信心十足。不过,也确实有部分干部战士认为,打下了天津,该好好休整一下了。对南下渡江,缺乏直观认识,觉得那是很远的事情。”
肖光补充道:“后勤方面压力不小,虽然我们接收了沈阳兵工厂、鞍山钢铁厂,弹药和物资储备比较充足,但支撑百万大军进行跨区域、远距离的渡江作战,特别是船舶、航运方面的准备,几乎是从零开始。”
“困难是有,但必须克服,”刘川终于开口:“我们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江北的仗要打,但主角可以让给华东、中原的兄弟部队。他们熟悉当地情况,群众基础好,足以应对当前局面,我们东野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他站起身:“我们的下一步战略,核心就两点:第一,尽快解决北平问题,最好是和平解决,避免这座古城毁于战火,也能尽快腾出手来。第二,立即着手,秘密进行渡江作战准备,”
指挥部里一片寂静,只有刘川的声音:“北平方面,政委,谭主任,这方面的工作你们多费心。军事压力要保持,但政治争取要作为主要方向,可以多渠道接触傅的代表,阐明利害。告诉前线部队,围城要严密,但除非万不得已,不许对城内重要文化设施和居民区进行炮击。”
“明白,”聂政委点头:“傅现在已是瓮中之鳖,内部矛盾重重,和平解放的可能性很大。我们会加紧工作。”
“好。”刘川目光转向刘亚和韩楚:“渡江准备,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刘参谋长,你立即牵头,成立渡江战役前期筹备小组,你任组长,韩副司令、朱锐、肖光同志协助。首要任务,第一,搜集长江水文、气象资料,摸清敌人江防部署,重点是芜湖至安庆段,以及南京上下游。第二,秘密征调、建造船只,大小渔船、运输船都要,数量至少要保证能一次运送三个纵队过江。船员、水手的训练同步进行。”
刘亚立刻拿出本记录,一边重复要点:“筹备小组,搜集水文气象和敌情,征调建造船只,训练水手。司令员,是否需要派人化装成渔民,实地侦察?”
“很有必要,”韩楚抢着说:“这事交给我,我从各纵队侦察营挑些水性好、机灵的老兵,带上望远镜和绘图工具,摸到江边去。光看地图不行,得亲眼看看江面有多宽,水流有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