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强基固本 稳定根基(2 / 2)

这一系列举措迅速赢得了民心。通化及周边地区的青年掀起了参军热潮,各村镇的报名点前排起了长队。许多老大娘拉着儿子的手送到部队,叮嘱着:“娃啊,跟着刘司令,好好打鬼子,”

仅仅一个多月时间,东北民主联军在通化地区就扩充了新兵六万余人,总兵力达到了十八万人。新兵们领到军装和武器,脸上洋溢着光荣和兴奋。

军事整训也同步紧锣密鼓地展开。在原来的一座军营里,挂上了“东北民主联军炮兵教导队”的牌子。从各旅抽调上来的有文化、脑子活的战士和初级干部,在这里围着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山炮、野炮,听着炮兵团长的讲解,学习测距、装定诸元、操炮。

在另一处场地,“工兵学校”也成立了。学员们学习架桥、铺路、布雷、排雷、爆破等技术,利用缴获的器材和就地取材的工具进行实操。

韩楚到各训练点检查,他对炮兵教导队的队长说:“别舍不得炮弹,挑那些状态不好的,或者缴获数量多的型号,拿出来实弹射击,要让战士们不仅会扛炮,更要会打炮,打得准,”

他又对工兵学校的负责人强调:“工兵是开路先锋,也是保命的关键。爆破和排雷是重点,既要胆大,更要心细,出了差错,是要死人的,”

整个通化根据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厉兵秣马的景象。

这天晚上,刘川、聂政委、韩楚和刘亚在司令部开会,汇总各方面情况。

刘亚拿着统计报表,语气带着欣慰:“司令员,政委,根据地建设初见成效,兵工厂日产复装子弹已经能达到三万发,手榴弹两千枚。钢铁厂和煤矿恢复生产后,原料问题会进一步缓解。群众发动得很成功,兵员补充顺利,地方政权也在逐步建立。”

韩楚笑道:“这下咱们心里踏实多了,有了家底,有了兵源,腰杆子就硬。我看,可以着手准备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了。”

聂政委点点头:“根基扎稳了,才能枝繁叶茂。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要警惕敌人的反扑和破坏。”

刘川一直没怎么说话,他听着大家的汇报,通化的局面打开了,很好。但他心里清楚,关东军主力犹在,他们绝不会坐视南满根据地如此顺利地发展壮大。目前的平静,或许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间歇。

“老刘,”刘川突然开口,打断了大家的讨论,“我们派往沈阳、长春方向的情报人员,最近有没有传回什么特别的消息?关东军司令部,对我们这边热火朝天的景象,就一点反应都没有吗?”

刘亚愣了一下,随即答道:“暂时没有收到大规模调动的情报。不过有零星消息提到,关东军内部似乎在争论什么,具体内容还不清楚。”

刘川带着疑惑:“争论?是在争论先巩固核心区,还是先拔掉我们这颗钉子吗?”他像是在问刘亚,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告诉情报部门,眼睛再睁大点,耳朵再竖高点。我总觉得,山田撤得太干脆,现在又这么安静,不太对劲。”

他的话,让屋子里刚刚有些轻松的气氛,又悄然凝重了几分。根基初定,但远未高枕无忧。隐藏在黑暗中的对手,下一次会以何种方式出手?这成了悬在每位指挥员心头的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