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强基固本 稳定根基(1 / 2)

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进出的干部战士脚步匆匆,但脸上都带着一股打下根据地后的踏实劲儿。司令部里,刘川正听着后勤部长和几位地方工作干部的汇报。

“司令员,通化兵工厂、钢铁厂还有那几个煤矿,设备基本完好,就是缺原料,缺熟练工,好多机器都停转了。”后勤部长搓着手,一脸愁容。

旁边一个干部补充道:“特别是兵工厂,原来那些日本技师和管理人员,大部分被我们俘虏了,现在关着,工人倒是找回了不少,可光有工人,没技术员指导,复产很难。”

刘川还没说话,旁边坐着的聂政委放下手里的茶杯,开口道:“技术人员的问题,我有个想法。那些日本俘虏里,不见得都是死硬分子。我们可以甄别一下,特别是那些技术工程师,愿意配合我们、有反战倾向的,为什么不能留用?给他们讲清楚政策,只要他们愿意把技术用在正义的事业上,我们可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甚至给予优待。”

刘川点了点头,看向那位干部:“陈致远同志,你是搞技术出身,又在武汉兵工厂干过,这件事你和敌工部的同志一起办。抓紧时间,把能用的人都用起来。我们的原则是,惩办首恶,胁从不同,技术人才,争取利用。告诉那些日本工程师,帮我们恢复生产,就是为反法西斯做贡献,就是赎罪。”

陈致远郑重地点头:“我明白了,司令员,政委,我这就去办。”

刘川又对后勤部长说:“原料的问题,发动群众,收集战场上和民间散落的弹壳、金属。煤矿和钢铁厂要尽快恢复,这是我们军工的命脉。首先把复装子弹搞起来,然后是修复损坏的枪支,制造手榴弹和地雷。这些东西,眼下比大炮还管用。”

命令下达后,通化的几座工厂很快便出现了新的气象。在陈致远和敌工部人员的努力下,几名原本态度消极的日本工程师,在了解到八路军的政策和国际反法西斯形势后,态度有所松动,开始配合指导工人检修机器。本地招募的工人更是热情高涨,日夜不停地忙碌着。不久,兵工厂里就传出了久违的机床轰鸣声,复装的子弹和木柄手榴弹开始下线。

与此同时,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攻势在通化及周边新光复的城镇展开。

在通化城中心的广场上,召开了万人公审大会。主席台上,坐着刘川、聂政委等军区领导以及地方民主人士。台下,人山人海,群情激愤。

工作队的同志拿着铁皮喇叭,大声宣读着一个个汉奸的罪行:“伪通化县维持会长赵德贵,效忠日寇,横征暴敛,逼死乡民十三条人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伪警察局长孙满囤,为虎作伥,残害抗日志士及家属……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随着一声声宣判和枪响,广场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和痛哭声,那是长期被压抑的仇恨和屈辱得到宣泄。

紧接着,聂政委走到台前:“乡亲们,父老兄弟姐妹们,鬼子汉奸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东北民主联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今天我们开仓放粮,”

早已准备好的粮食被一袋袋抬出来,按照工作队登记的名册,分发给那些面黄肌瘦的贫苦百姓。许多老人和妇女捧着分到的粮食,激动得热泪盈眶。

随后,刘川宣布了以东北局名义颁布的《施政纲领》,主要内容包括废除日伪一切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保障人权,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等。

“参加民主联军,打鬼子,保家乡,分田地,”工作队和积极分子们在人群中穿梭,高声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