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阿墨银钱入袋,苟剑就嚷嚷着:“事不宜迟,赶紧出城!师爷,去吩咐总都头,带齐所有兵丁,随我打虎去!”
“大人,总都头未归,不知所踪。”师爷回道。
“不知又上哪儿寻欢作乐去了!娘的,关键时刻总靠不住!”苟剑一边骂,一边指着师爷道:“那就你去!快去!”
阿墨赶紧阻止:“苟大人,不可去如此多人,人多了,您的勇武何在?那些兵丁,不如安排在东门等候,待见着大人即将入城,敲锣打鼓燃放烟火,将大人迎入。如此一来,百姓皆知!”
“对,小英雄,你说得对!那去几人合适?”
“虎已死,您与师爷两人即可。”
苟剑想了想,道:“怎么也得带一人路上伺候着,难不成虎皮要我一路擎着?”
“行,那就带一人。”阿墨同意,心中暗暗松了口气道:“我先偷偷出城,在东门外等候”。
师爷嗫嚅道:“苟大人,小英雄,我,我就不用去了吧……”
“师爷,您是苟大人的笔杆子,您不去,最终的文章,谁来作?无美文贴榜,苟大人的英雄事迹如何传扬?”
苟剑一听,又道:“对,小英雄,你说得对!好师爷,你必须去,现在就先写篇告示,贴到衙门门口,说我今日带伤出城,助英雄打虎,一应民事,不论缓急,凯旋再问。”
师爷刚走,苟剑在身后大喊:“教人誊抄五份,字写大些,衙门口贴一份,四个城门各贴一份!”
阿墨先行出城,在东门外一里地等候。约莫等了大半个时辰,苟剑跟师爷来了。
只见苟剑一身戎装,身披亮银铠甲,右手按剑,左手执槊;一个小兵,背着暖手的炉子、水壶、裘皮大氅等御寒之物,还扶着一瘸一拐的苟剑,着实吃力。
“小英雄,带路吧!”苟剑远远招呼。然而没走几步,便喘道:“稍待,沉死我了!”说完,命小兵给自己卸了衣甲,披上大氅,喝了几口水,自抱着暖手炉子。这次,苟剑招呼师爷搀扶,道:“走吧!”
可怜小兵,抱着一身铠甲,扛着槊,继续在后面跟着。
阿墨带着苟剑等人遁入林中,七拐八弯,很快将三人绕得五迷三道,昏头昏脑。苟剑歇了好几次,叫苦连连道:“英雄,还有多久啊?天都暗了!”
“快了,快了。”阿墨出言宽慰,嘴角扬起一丝笑意。只听“滋啦”一声,身后小兵被一根藤蔓缠着左足,撒了手中铠甲长槊,摔倒在地,在雪中拖行两丈有余,直到撞上一棵大树方才停下,哀嚎不已。
“怎,怎么回事?”苟剑和师爷吓得抱在一处,不敢动弹。
“莫慌!”阿墨道:“我去看看!”
阿墨故作谨慎,缓缓摸到小兵跟前,仔细查探一番。
“怎么样?能救下来吗?”师爷问。
阿墨摇摇头道:“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