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 > 第209章 种树的人不乘凉

第209章 种树的人不乘凉(1 / 2)

那股草木烧焦的味道里,夹杂着一丝极淡、却异常腥甜的气息,仿佛某种油脂被烈火炙烤,散发出的垂死悲鸣。

陈默的脚步停了下来,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第一次泛起了冷意。

这不是开荒的喜悦,而是一场愚昧的狂欢,一场对土地的献祭。

他走上前去。

“老乡,且慢!”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噼啪作响的火焰和人们的欢呼,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一个领头的壮汉满脸烟灰,扛着一把锄头,咧着嘴不耐烦地看过来:“哪里来的书生?没看到我们在开荒种地吗?耽误了农时,你赔得起?”

“火烧荆棘,看似省力,实则是在给这片土地断根。”陈默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此法一过,地表土层尽毁,头两年或许能有点收成,不出三年,一场大雨就能把所有薄田冲垮,到时这里只会剩下一片光秃秃的死地。”

“嘿,你这人说话好不吉利!”另一个村民啐了一口,“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干,怎么就断根了?不烧掉这些扎人的玩意,怎么种庄稼?”

陈默没有与他们争辩,只是指着远方山脊上,一棵在风中傲然挺立的孤松,问道:“各位请看那棵树。”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那棵松树遒劲有力,在荒坡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苍翠。

“那棵树,约莫是二十年前种下的。”陈默缓缓道,“种下它的人,可曾想过二十年后能靠它乘凉?他只是知道,若没有这棵树的根系抓着,那片山脊早就塌了。”

他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狂热的头顶。

“那……那你说怎么办?地总是要种的!”领头的壮汉语气软了下来,他看出来了,眼前这个布衣草履的年轻人,不像是在胡说八道。

陈默走到山坡前,蹲下身,捻起一撮泥土,在指尖轻轻一搓。

“这片地,有它的脾气。”他环顾四周,胸有成竹,“荆棘不必全烧,在迎风口留下一排,便是天然的防风带。背阴处湿气重,不宜种粮,但可以种耐旱的甘草、黄芪,那是能换钱的药材。坡顶土薄,须植松柏,深根固土。沟底有水,可栽垂柳,涵养水源。”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至于这片主坡,更急不得。我教你们‘三年轮作法’。第一年,深耕,混入草木灰与河泥,只种豆苗,不为收成,只为养土。第二年,可试种些耐旱的小米。待到第三年,地力养足,再种麦谷,方能岁岁丰收。”

“三年?!”一个急性子的村民叫了起来,“谁家等得了这么久!饿都饿死了!”

陈默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过来人的沧桑:“今日贪一日之快,明日便要十年之苦。你们看那棵树,二十年前种下它的人,或许早已不在了。可正是因为他等了,你们今日才能看到这片山坡还没彻底荒芜。”

他指着远方:“种树的人,不必想着自己去乘凉。你们今日种下的,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粮仓。”

村民们彻底沉默了。

他们看着眼前这个来历不明的年轻人,又看看那棵孤松,再看看脚下这片被他们差点亲手毁掉的土地,眼神里渐渐从怀疑变成了敬畏。

陈默没有再多言,只是默默地拿起一把锄头,亲自示范如何挖坑、如何保留灌木。

村民们见状,也纷纷放下了火把,学着他的样子,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开垦”。

数月后,当这片荒坡上绿意初现,陈默已悄然离去。

只在坡脚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上,留下了一行深刻的字迹:“此地无主,唯愿后来者勿斩根。”

新朝都城,稷下书院。

终讲堂内,座无虚席。

苏清漪一身素雅的院服,立于讲台之上,神情一如既往的清冷,却又多了一份如水般的温润。

今日是她开讲的终篇——《长远之道》。

满堂的学子与官员都以为她会引经据典,剖析新朝政令之得失。

然而,她只是翻开书卷,用清泉般的声音,讲了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京城春旱,用水紧张。有一座府邸的后园里,新来了一位赘婿。他不理会旁人的讥笑,每日从井里打水,在园子最贫瘠的角落,悄悄埋下了数十株无人问津的树苗。他每日挑水浇灌,风雨无阻,府里的人都笑他,说他是个‘傻子种柴’,种些不能吃不能赏的杂木,白费力气。”

堂下众人屏息静听,这个故事的开头,平淡无奇。

“光阴流转,十年之后,天下大旱,赤地千里。京城水源枯竭,连宫里的用度都开始缩减。城中百姓无柴可烧,一根木柴的价格,比得上十斤白米。就在这时,人们才发现,当年那个被讥笑的后园,早已绿树成荫。满城薪尽之时,唯有此园,为半个京城解了燃眉之急。”

讲到此处,苏清漪缓缓合上了书卷。

整个终讲堂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听懂了,那个“傻子赘婿”,那个在无人理解时默默种树的人,才是真正拥有大智慧的先觉者。

苏清漪环视全场,目光平静而深远:“诸位,何为远见?真正的远见,不是你能精准地看见未来的模样,而是你愿意,替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的人,种下属于他们的现在。”

她微微躬身:“我的课,讲完了。”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散场后,苏清漪独自来到书院的静心湖畔。

她从怀中取出一叠厚厚的信札,那是她与陈默这些年来所有的私人通信,记录着那些惊心动魄的谋划,也承载着那些无人知晓的情愫。

她没有丝毫犹豫,将它们投入了早已备好的火盆。

火焰升腾,将那些字迹一一吞噬。

灰烬随风而起,飘向远方,如同当年在黑暗中,他为她点亮的那一束微弱却坚定的火光。

从今往后,世上再无陈默的智谋手书,只有长存于人心的《长远之道》。

南疆,影阁总舵。

柳如烟一身红衣,妖娆依旧,眼神却前所未有的肃穆。

她召集了所有核心弟子,面前的桌案上,堆放着一卷卷竹简,那是她毕生心血所着的《民治百例》。

里面详细记录了陈默教给她的各种治理地方、安抚人心、破解困局的奇策妙计,被弟子们奉为至高宝典。

“从今日起,《民治百例》永久封存。”她宣布道。

众人哗然,无一不解。

“阁主!这可是您和……那位先生的心血啊!是影阁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