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 > 第202章 做饭的人不说香

第202章 做饭的人不说香(1 / 2)

那是一种混杂着饥饿、病痛与死亡的死灰色,如同一条濒死的巨蟒,在南方的土地上绝望地翻滚。

锅的裂痕可以补,人心的裂痕可以补,制度的裂痕也可以补。

可若是天灾人祸,将这世道撕开一道无法愈合的巨大伤口呢?

陈默停下脚步,站在山岗上,风吹动他灰扑扑的衣衫,这一次,他要补的,是天。

三日后,一支南迁的难民队伍中,多了一个沉默寡言的杂役。

他自称姓韩,叫韩九,是从边地退下来的火头军,无家可归,只想混口饭吃。

他布衣草履,身形瘦削,整日埋头在炊烟和锅灰里,除了劈柴烧火,几乎不与人言。

这支数千人的队伍,正被一场无形的瘟疫扼住咽喉。

不是烈性恶疾,而是一种蔓延的衰败。

人人食欲全无,精神萎靡,连哭嚎的力气都没有。

刚煮好的野菜粥,冒着热气,却无人问津,分发下去的,大多又被原封不动地倒掉。

队伍的头领,一个叫老刀的退役都尉,急得满嘴燎泡,眼看行进彻底停滞

深夜,营地里一片死寂,只有病弱的呻吟如游丝般飘荡。

陈默悄无声息地来到临时搭建的伙房,借着微弱的月光,从贴身的布袋里摸出几株干瘪的药草。

这是他沿途采摘的,有祛湿的藿香,有健脾的陈皮,还有一味极为罕见的、能激发人体生机的“龙涎草”。

他将药草碾成粉末,小心翼翼地混入明日要煮的野菜中。

做完这一切,他又从行囊最深处,取出一个小小的竹筒,倒出几滴黏稠的深褐色液体。

那是一小份从酸浆果中提炼出的原液,酸味极致,却能在入口的瞬间,如惊雷般炸开味蕾。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一股奇异的香气便在死气沉沉的营地里弥漫开来。

那香味并不浓烈,却带着一股霸道的、不容抗拒的酸香,丝丝缕缕钻入鼻腔,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在搅动着每个人早已麻木的肠胃。

当一大锅热粥被抬出来时,奇迹发生了。

那些原本对食物毫无兴趣的难民,竟不自觉地吞咽着口水,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对食物的渴望。

“这粥……闻着怎么不一样?”一个虚弱的汉子挣扎着坐起身。

“好酸,好香……我想喝……”

一碗,又一碗。

原本无人问津的野菜粥,竟被一抢而空。

许多人喝完一碗,竟颤巍巍地举着空碗,还想再要一碗。

老刀激动地冲到伙房,一把抓住正在埋头刷锅的陈默,满脸的不可思议:“韩九!你小子到底放了什么神仙配方?”

陈默被他抓得一个趔趄,依旧低着头,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锅灰,瓮声瓮气地回答:“没什么。就是多放了点盐,又加了些山里采的酸果子,酸一点,咸一点,够热,人就想吃了。”

老刀半信半疑,但看着营地里重新恢复的一丝生气,他拍了拍陈默的肩膀,重重地“嗯”了一声。

几天后,队伍竟奇迹般地恢复了行进。

一名老妇人拉着自己孙子的手,指着那口仍在冒着热气的大锅,郑重地说道:“娃,记住这个味道,这个能让你在天塌下来的时候还想吃饭的味道。这是救命的味道。”

孩子用力地点了点头,将那股酸咸交织的滋味深深烙印在记忆里。

他却不知道,这救命的味道,源自于多年前陈默为应对瘴气之地、水土不服的边军,所特别调配的“振气汤”最简化的改良方。

那方子,能救命,却从不留命。

同一时间,数百里外的清河县。

苏清漪受邻县县令之邀,前来调解张、王两族的百年争水旧怨。

两族共用一条从山上流下的溪水,为了上游下游的筑坝权,械斗流血,积怨已深。

县衙的案卷堆积如山,条款谈了无数轮,可转眼就有一方撕毁。

苏清漪抵达后,并未急着升堂议事,反而宣布,由她出资,请两族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共办一场“秋收宴”。

两族之人面面相觑,疑窦丛生。

但碍于苏清漪如今“江南书院隐讲”的崇高声望,只得各自按捺,依言行事。

张家出了新收的稻米和肥硕的河鱼,王家抬来了自家酿的米酒和刚摘的南瓜。

厨娘,则请了镇上一位德高望重、与两族都无瓜葛的刘阿婆。

宴席之上,菜品繁多,唯独一道杂粮焖饭,香气最为霸道。

那米饭用一个巨大的陶锅焖制,揭盖的瞬间,稻米、杂粮、南瓜的甜香混合着某种秘制酱料的咸香,冲天而起。

原本还相互戒备的两族族人,在香气的引诱下,不自觉地坐得近了些。

一碗饭下肚,那温润厚实的口感,抚平了人们心中的燥火。

平日里横眉冷对的汉子,此刻竟为了争抢锅底最后一点锅巴,笑骂着推搡起来。

酒过三巡,饭过五味,王氏的一位长老放下碗筷,长叹一声:“唉,这么好吃的饭,这么香的米,都是这条溪水养出来的。为了争那几寸水,年年打得头破血流,真是……何苦来哉?”

他这一声叹,仿佛解开了某种禁制。

张家的族长也沉默着端起酒碗,朝他遥遥一敬,一饮而尽。

一场即将再次爆发的流血冲突,竟在饭饱神虚的醺然中,悄然化解。

事后,有人好奇地追问刘阿婆那焖饭的菜谱。

刘阿婆却一脸茫然:“没什么特别的呀,我就是按平常家里做饭的法子,米多水少,小火慢焖罢了。”

无人知晓,苏清漪曾在宴席前,悄悄递给刘阿婆一张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语,正是当年陈默在宰相府时,为安抚府中因分食不均而暗生怨气的下人们,所琢磨出的“均味同锅饭”的诀窍。

苏清漪立于散席后的灶台前,望着那尚有余温的灰烬,轻声自语:“原来,最锋利的和解,是藏在最平凡的饭香里的。”

更北方的叛乱区,瘴气弥漫。

柳如烟一身猎户装扮,潜行在山林间。

她此行的目的,是探查“黑风”与“赤水”两大敌对部族突然休战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