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此地设立了一个全新的职位——“耕畜协察员”。
任何农户,都可以凭借自家牲畜的异常行为,向官府申报地质隐患,一经核实,便有重赏。
在那封发往京城的任命书上,程雪以监察司主官的身份,用朱砂笔郑重写下了一行批注:
“大地的记忆,有时藏在蹄窝里。”
几乎在同一时间,千里之外,大周王朝的各个角落,相似的变革,正在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悄然发生。
苏清漪在巡视边境集市时,突遇百年不遇的山洪暴发。
浊浪滔天,瞬间吞噬了河岸,无数商旅惊恐溃逃,哭喊声震天。
混乱中,却有数十名平日里斤斤计较的摊贩,并未各自逃命。
他们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各自的货架、门板飞快地搬运到一起,以榫卯结构互相拼接,再用防水的油布罩顶,转眼间,竟在洪流中构筑起了一座坚固的“市井舟桥”!
更有几位平日里嗓门最大的卖菜妇人,此刻却冷静异常,指挥着一群半大的孩子,熟练地传递绳索与木板,竟从湍流中硬生生救出了十余名被困的老弱。
事后,苏清漪找到组织者,众人却纷纷指向一位在角落里默默收拾豆腐摊的老妪。
老妪惶恐地摆手,只说:“老婆子没做啥,就是看大伙乱了,喊了一嗓子‘照平水流规办——轮流上,别挤!’”
平水流规!
苏清漪心头一震。
她亲自走到那简陋的豆腐摊前,只见被洪水泡得发胀的案板之下,压着一页早已泛黄的残纸。
她悄悄抽出,上面熟悉的字迹让她指尖一颤——那正是当年陈默为应对巷战,随手写下的《巷战十三策·简化版》!
其中关于疏散人群、构筑临时壁垒的原则,竟被这些小贩活学活用,变成了抗洪救灾的利器!
苏清...她悄然将残纸收入袖中,在当夜发回京城的奏折里,正式提出了《民济共渡法》草案。
在草案的扉页,她写道:“规则不必出自庙堂,只要它能让普通人,在灾难面前挺直腰杆。”
而在瘴气弥漫的南疆,柳如烟为一名中毒的猎户束手无策时,猎户的妻子端来一碗漆黑如墨的药汁。
柳如烟本能地想要阻止,可查验之后却骇然发现,这碗用灶心土、陈年茶叶末和碎瓦粉调配的“黑浆”,其吸附毒素的原理,竟与她“影阁”秘典中记载的、破解“贡瓷铅毒案”的法门,如出一辙!
追问之下,妇人从灶台下摸出一本油腻腻的破旧小册,封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灶疗验方集》。
柳如烟翻开扉页,一行娟秀却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献给所有不敢睡觉的妻子们。”
柳如烟默默将此书纳入“影阁秘藏”,但第一次,她在一本秘典上加注了新的规矩:“凡救一人之术,即升为天下公器,当广传于世。”当夜,她在灯下抄录全书,准备分发各地。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全神贯注之际,她的右肩,仿佛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拍了一下。
柳如烟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人,唯有灯火摇曳,将她的影子拉得悠长。
北境长城,新任工部主官程砚,正推广着一种被他命名为《默式暖居十二式》的民用建筑法。
他亲眼见到戍卒遗孀们用废旧蓑衣、稻草和泥土编织成“夹心帘”,挂在棚屋内外,竟让屋中温度凭空高出三成。
领头的妇人说,这是一个扫雪的老头教的“三层皮”法,他说,房子和人一样,冷的时候要学会抱团。
程砚却从中看出了《九阴真经》里“寒暑护体术”的空间转化应用!
归途中,他习惯性地将手插入袖中,却摸到了一片不知何时落入的枯叶。
他捻起一看,只见枯叶的脉络之间,用近乎看不见的炭笔细字,写着一行小字:“暖不在火,在乎不弃。”
黄河渡口,游侠李昭阳看着船工们用一套被称为“听河谣”的奇特手势和口诀探查水流,那节奏韵律,竟与《伏营听地法》惊人的一致。
老艄公说,这是祖上传下的法子,最近被个路过的先生改了几句词,新词唱着是——“莫看浪高,要看底动”。
李昭阳仰望星空,喝下一大口烈酒,喃喃自语:“老弟,你这是……要把一身绝学,都变成这天底下人人都会的呼吸吐纳么?”
春夜,山村,那间早已无人居住的铁匠铺。
炉上,那口被陈默焊上铜片的老锅,在寂静的黑暗中,锅底那枚“潜龙命格”的印记,最后一次,也是最黯淡的一次,微微发光。
墙上,那道因光而生的模糊剪影,缓缓抬起了手臂,指向门外那条通往山外的小径,随即,光芒彻底熄灭,剪影消散无踪。
几乎在同一瞬间,千里之外,京城,司天监最高机密室内。
程雪正对着那枚巨大的“民智回响池”水晶,进行着年终清算。
这枚水晶,能汇集并显化大周全境那些“非典型智慧”的涌现轨迹。
往年,水晶中呈现的,多是一个个村落、一座座城镇被点亮的星图。
然而今夜,水晶的震动前所未有的剧烈。
光芒大盛之后,一幅全新的、从未有过的图景,在水晶核心缓缓浮现。
那不再是地理上的轨迹,也不是某个人的身影。
那是一幅由亿万个光点组成的浩瀚星河。
每一个光点,都是一双手——修补屋顶的手,疏通沟渠的手,编织衣物的手,传递饭食的手……这些手,这些动作,层层叠叠,彼此呼应,交织成一片流动的、充满了生命力的光之海洋。
程雪站在水晶前,怔怔地看着这幅壮丽而又平凡的画卷,良久,她闭上双眼,发出一声无人听闻的轻叹:
“原来你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活法。”
窗外,晨曦初露。
远在雪山脚下,一个身着粗布衣衫的男人,正帮一位牧民缝补被风雪撕裂的帐篷。
他的针线穿梭,动作熟练而又自然,就和身边每一个为生计忙碌的人一样。
初升的太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短,紧紧贴在地面,与脚下那片广袤土地上无数劳作者的影子,渐渐融为一体。
京城,程雪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幕。
然而,就在她准备下笔的刹那,“民智回响池”水晶中心的星河,突然剧烈地收缩!
所有代表着“民智”的光点,竟如百川归海般,疯狂涌向一个看不见的漩涡中心!
水晶表面,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程雪脸色骤变。
这代表着,在未来的某个节点,一股强大到足以扭曲所有规则的力量,即将诞生。
而这股力量的根源,竟是……他们亲手播撒下的所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