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的争论可以持续千年,但患者的痛苦,却需要当下解决。理论或许存在争议,但治愈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
全息屏上,开始播放一系列经过严格脱敏处理、但保留了核心医疗记录的病例视频。
第一个病例,是一位患有极其罕见的、被现代医学诊断为“特发性全身性纤维肌痛症”的年轻女性。她曾辗转全球顶尖医院,尝试了所有常规疗法乃至实验性药物,收效甚微,长期被剧痛和严重疲劳折磨,生活无法自理。视频记录了她接受“神气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治疗(包括特定频率的声波经络疏导、个性化调配的“扶正汤剂”以及神识引导)的过程。短短三个月,她的疼痛指数从巅峰的9分(满分10分)降至2分,体力显着恢复,甚至能够进行短途旅行。她的主治医生,一位来自梅奥诊所的资深风湿病专家,出现在视频连线中,证实了病例的真实性和治疗前后的惊人对比,尽管他坦言无法用现有理论完全解释其机理。
第二个病例,更令人震撼。是一位在海外遭遇严重事故,大脑皮层多处受损,被多位权威神经外科医生判定为“永久性植物状态”的青年。他的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将他送回国内。视频展示了林澈和沈雨霏联手,运用强大的神识之力和“醒神汤”为基础,小心翼翼地引导其破碎的意识碎片重新连接、整合的过程(当然,具体手法以能量场模拟动画示意)。历时半年,这位青年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部分意识和简单的肢体活动能力!其脑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受损区域的神经网络出现了难以置信的重新塑形迹象。青年在父母的搀扶下,对着镜头艰难却清晰地说出“谢谢”两个字时,会场内外,一片寂静,许多人的眼眶湿润了。
一个接一个的病例,涉及顽固性失眠、创伤后应激障碍、某些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每一个病例都有详实的医疗记录、客观的指标变化和患者(或家属)的真情诉说作为支撑。这些病例并非个个成功,但成功的案例其效果之显着,远超现代医学常规手段的预期。
林澈没有炫耀,只是平静地陈述:“我们展示这些,并非宣称我们无所不能,也并非否定现代医学在其他领域的巨大价值。我们只是想证明,‘神气理论’所提供的视角和方法,在现有医学体系遇到瓶颈的某些特定领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疗效,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之一。”
铁一般的病例,像一记记重锤,敲打在那些质疑者的心头。纯粹的理论攻击,在这些鲜活的生命奇迹面前,开始显得苍白无力。
**第三幕:民心所向**
当病例展示环节结束,进入自由辩论时,会场内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一位来自非洲的年轻流行病学家站了起来,他声音激动:“我在疟疾和埃博拉肆虐的地区工作多年,我亲眼看到,许多当地的传统医师,使用草药和类似‘能量’的方法,确实缓解了部分患者的症状,甚至辅助了一些危重病人的康复!过去,我们习惯于用‘安慰剂效应’来粗暴地解释这一切。但今天,林教授的理论和案例让我意识到,也许存在另一种解释!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开放的心态,去研究、去整合这些古老的智慧,而不是一味地排斥?”
一位来自印度的生物物理学家接着发言:“我研究生物光子多年,一直困惑于生物体发出的这种微弱光子的信息意义。今天看到的‘生物场成像’技术,给了我巨大的启发!这完全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研究疆域!我们不能因为现有理论的局限,就拒绝承认新的现象!”
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始踊跃发言。他们不一定完全理解“神气理论”的全部,但他们被那种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所吸引,被那些实实在在的疗效所震撼,被林澈开放、包容、自信的态度所折服。他们代表着科学界的新生力量,对僵化的学术壁垒和固有的认知范式,早已心存不满。
线上直播的弹幕和评论区,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质疑与嘲讽满天飞,逐渐出现了大量理性讨论和支持的声音:
“虽然听不懂深奥的理论,但那些被治好的病人总不是假的吧?”
“科学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为什么不能给新理论一个机会?”
“支持林教授!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态度!”
守旧派学者们,如陈院士,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但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支持声音和那些无法轻易否定的病例,他们发现,单纯依靠权威和固有理念进行压制,已经行不通了。这场“破立之争”,他们并未能如愿将“神气理论”扼杀在摇篮中,反而亲眼见证了它在年轻一代学者和公众心中,播下了种子,赢得了宝贵的支持与同情。
研讨会结束时,虽然没有达成任何官方共识,但一种微妙的变化已经发生。林澈和他的“神气理论”,成功地顶住了最猛烈的学术攻击,用事实和开放的态度,在坚固的传统学术壁垒上,撬开了一道缝隙。
光明,已然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