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医魄 > 第105章 破立之争

第105章 破立之争(1 / 2)

一个月的时间,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与外界不绝于耳的喧嚣中转瞬即逝。国家神气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神气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在这种高度聚焦、甚至带着几分火药味的氛围中,正式拉开帷幕。

主会场设在研究中心新落成的国际报告厅,但它的影响力早已通过全球直播,辐射至世界每一个角落。台下,除了首批研修班学员和特邀嘉宾,更多的是来自全球各大医学院、研究机构的学者、媒体记者,以及通过线上渠道报名的质疑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审视与对抗的紧张感。

**第一幕:壁垒分明**

研讨会的第一项议程,是林澈做主旨报告。他依旧是一身简洁的深色正装,步履沉稳地走上讲台。面对台下无数双含义复杂的眼睛,他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切入主题,系统地阐述了“神气理论”的核心框架、研究方法论,以及它在解释某些复杂生命现象、特别是在心身疾病和创伤修复领域的独特价值。

他的报告逻辑清晰,引用的数据图表详实,尤其是关于“生物场成像”与生理指标同步变化的演示,以及“醒神汤”在严格伦理监督下的细胞与动物实验数据,都展现出了相当的严谨性。

然而,当报告进入提问环节时,真正的风暴开始了。

第一位站起身的,是国内德高望重的神经科学泰斗,陈景明院士。他年过七旬,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代表着国内正统实验医学的权威声音。

“林教授,感谢你的报告。”陈院士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承认,你展示的数据很有趣,一些临床案例也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追问其背后的机制。你反复提到的‘气’、‘神识’,这些概念过于模糊,无法被现有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理论所容纳。你如何证明,你观察到的所谓‘能量场’,不是某种尚未被识别的电磁干扰或心理暗示的产物?你又如何确保,你的‘醒神汤’效果,不是来自于其中某些已知或未知化学成分的协同作用,而非你所说的‘能量信息’?”

他的问题尖锐而直接,代表了在场绝大多数传统派学者的核心质疑——对不可测量、不可重复的“玄学”概念的天然排斥。

紧接着,一位来自美国的科学哲学教授,凯瑟琳·莱特博士起身发言,她的攻击更为犀利:“林教授,你的理论体系让我联想到历史上许多最终被证伪的‘整体论’学说。它们往往通过构建一个复杂到无法被证伪的框架,来规避严格的检验。科学进步依赖于‘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在现有的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框架能够逐步解释许多心身现象的前提下,引入一套全新的、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神气’体系,是否是必要的?这是否是一种学术上的倒退?”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不少守旧派学者纷纷点头,看向林澈的目光充满了审视与怀疑。直播弹幕上,质疑和嘲讽的言论也开始刷屏。

面对这预料之中的猛烈炮火,林澈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他等现场稍稍安静,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

“感谢陈院士和莱特博士的提问。这些问题,直指核心。”他首先肯定了对方问题的价值,展现了风度。

“首先,关于‘气’与‘神识’的概念问题。”林澈操作全息屏,调出了一组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物理公式,“我们从未否认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我们尝试做的,并非推翻,而是拓展。我们提出的‘生物场’,是一个基于现有物理学边界(如量子生物学、复杂系统理论)的假设模型,它试图描述生命体内超越分子相互作用的、一种整体性的信息与能量协调网络。它可能涉及宏观量子效应、相干电磁场,甚至是更复杂的时空结构。它目前无法被完全解释,但这不构成我们拒绝观察和探索的理由。历史上,电磁波、细菌、dNA,在被发现和确认之前,都曾是‘不可观测’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而不是画地为牢,将现有认知奉为永恒真理。我们承认概念的初步性和模型的局限性,这正是我们开放数据、邀请全球同行共同验证的原因。”

“其次,关于‘奥卡姆剃刀’原则。”林澈看向莱特博士,眼神锐利了几分,“莱特博士,请问,当一个理论无法完美解释所有观察到的现象,尤其是当这些现象反复、稳定地出现时,我们是应该无视这些现象以维护理论的‘简洁’,还是应该勇敢地修正甚至提出新的理论框架以适应新的发现?现代医学对许多复杂疾病,尤其是心身疾病的无力感,难道不正是现有理论框架‘不够用’的证明吗?‘奥卡姆剃刀’剃掉的是不必要的假设,而非客观存在的事实!”

他的反驳有理有据,不卑不亢,让莱特博士一时语塞。

**第二幕:铁证如山**

然而,林澈深知,纯粹的理念之争难分高下。真正的破局,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他话锋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