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83章 春耕砺剑,静候佳音

第283章 春耕砺剑,静候佳音(2 / 2)

就在这片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春景中,三月中旬,公孙阙期盼已久的两条重要消息,几乎同时传回了狄道。

第一条消息来自长安:靖王李凌的贺表,已送达京师,并由丞相府接收。据宫内传出的消息,皇帝刘盈览表后,对北地“边陲宁谧、军民安堵”的状况表示“甚慰”,尤其对李凌在贺表中表达的“忠贞不贰、恪守臣节”之语,颇有嘉许。更有意味的是,有重臣(疑为陈平或周勃)在朝议中提及北地近年“御匈奴、抚羌胡颇有成效”,建议新朝可“善加抚慰,以稳西陲”。虽然尚未有正式诏书下达,但这一风向,无疑是对北地极为有利的信号。

第二条消息则关乎朔方:朔方都督虫达,在长安政变后,态度似乎发生了微妙转变。他近期加强了对所辖各郡的巡查,但对北地郡,却减少了公文往来,对狄道城外驻扎的王勇部,也未有新的指令。有分析认为,虫达可能在观望新朝政策,尤其是对他这种吕后时期安插的“督府”的态度,因此暂时采取了守势。

李凌得到这些消息,心中大定。新朝的初步反应,符合他“安抚边镇”的预期;而虫达的退缩,则减轻了北地的直接压力。这无疑是最好的“佳音”。

“时机渐熟矣。”李凌对周勃、公孙阙道,“然,愈是利好,愈需沉稳。春耕之事,务必善始善终,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对新朝,我等仍需保持恭顺谦卑,一切静待正式诏命。对朔方,继续维持现状,不主动挑衅,亦不放松警惕。”

他特别强调:“告诉各级官吏将士,北地能有今日之局面,乃数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经营之果。新朝看重我等,正是看重我北地之‘实’而非‘虚’。故,当下最要紧者,乃是将自身之事做得更扎实、更出色!”

三月的春风,吹绿了北地的山野。春耕的劳作接近尾声,播种下的种子在温暖的泥土中孕育着生机。狄道城内,官署忙碌,市井渐旺。靖王府中,李凌的心情,也如同这春日的天气,日渐明朗。他深知,最危险的时期或许已经过去,但真正的考验——如何在新朝格局下,为北地谋得一个更稳固、更有利的未来——才刚刚开始。而眼下这场精心组织的春耕,以及背后全方位的“砺剑”准备,正是他迎接新挑战的最坚实底气。北地之鹰,在经历寒冬的蛰伏与风雨的洗礼后,羽翼渐丰,目光更加锐利,静静地等待着在新时代的蓝天中,展翅翱翔的那一刻。

【史料记载】

*官方史·汉书·高后纪:“高后五年春,北地靖王凌劝课农桑,边郡大治。”

*家族史·始祖本纪:“高后五年二三月,凌公行‘春耕砺剑’之策。令周勃严督春耕,结合秋课整改,肃清吏治,安抚民心;令高顺以‘春训’为名,精练士卒,巩固城防,灌婴扩巡清边;公孙阙强学吏馆实务,密侦朝朔动向。时得长安嘉许贺表、朔方虫达趋避之讯,公令北地沉心实政,静待诏命。”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新朝立,上帝励农事,精甲兵,固边备。得新朝善意的讯,朔方退避,上帝令圣域益修内政,以待天命。”

*北地秘录·凌公春耕待时:“李凌借春耕砺内政,精军备,得新朝嘉许,朔方退缩,北地根基愈深,静候新朝诏谕。”

(第二百八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