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渊一回骊山,便绝口不提魏王之事。大老婆尚在孕期,此刻实在不该让这些纷争扰了心神。
魏王的处置结果,他终究要告知赵沛然。听闻消息时,赵沛然热泪盈眶,开口便是“英明圣主”的称颂。望着对方激动的模样,秦渊心中不免感慨:这世上真有如此纯粹的好人吗?他不信。人人皆有私心,亦有阴暗面,所谓“好人”,不过是将那些幽暗藏得更深罢了。
或许换个说法更贴切:人皆有禽兽之性,正因行“人事”、守人伦,方能称之为人。若有人能多行善举,无论其初衷是否存私,这份坚持已足够令人敬佩。
之后一周,秦渊全心为赵沛然撰写了一部法律箴言引导书,通篇逾十万字,却未拟书名——他想留待赵沛然日后亲自命名。此书撰写极费心力,许多道理不便明说,只能借一个个故事铺陈,让深意藏于情节之中。
赵沛然初略翻阅,见开篇便是“法律的悖论”,细读后当即如获至宝,直言要将书中每一个字都背下来。
秦渊的理想还是待在骊山,每日和崔伽罗做些没羞没臊的事情,到了时间就去给纪翎上课,正儿八经的鬼谷学问这孩子已经学的滚瓜烂熟,纵剑术也练得有声有色,给他准备的教材也学习到了五年级的程度,这就是年龄小的优势,接受程度很高,和阿山那种初学小白不一样,纪翎对所有的学问都抱有一种审慎学习的态度,问出的一些问题也是鞭辟入里,好在秦渊脑海里有一整个图书馆,能够一一给他解释。
武昭儿脑袋很聪明,但偏偏不爱学习,其他人都是两个时辰的学习时间,她待一个时辰就会偷偷跑出去,要么摘花,要么捉虫,要么拿网捕鱼,也就是跟着沐风学习剑术的时候会多待一会儿。
公输仇对所有的孩子都严厉苛刻,唯独对武昭儿非常偏爱,近乎到了纵容的程度,用他的话说,女娃娃识字就好,不必有太多要求,反正早晚都是要嫁人的。
秦渊对此也很无奈,至今都没发现这孩子的兴趣点在什么地方,所以也谈不上什么因材施教,后来琢磨久了,心中就释然了,反正没打算教成一个女先生,就当宝贝女儿养着就好。
阿山的学习进度一直是个谜,上午听课习武,下午便训练她的“亲卫兵”,到了夜间就待在藏书楼不出来,经义子集看完了,杂书闲谈,反正秦渊誊录一本她便看一本,秦渊一个月也就誊录两本书,阿山也只研读两本书,她最喜欢的便是心理学方面的着作,反复看的一本书是《政治经济学》,这是秦氏一等一的禁书,现在也只有阿山和纪翎两个人可以看。
她最喜欢说的话就是,阿兄不要问了,好吧,不喜欢自己就不问了,谁能没有秘密呢,本来以为从刘洵那能得到阿山的各种秘密情报,结果这小子守口如瓶,言说为朋友守密是一种美德,告密是小人行径,吾不屑为之。
好吧,不打小报告也是一种很不错的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