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长安(1 / 2)

秦渊这边还在昏睡之际,呈送贡诗的快马终于赶在了早朝之前赶到了长安。

寅时初刻,长安晨光未出,皇宫的飞檐角仍浸在青黛色的薄雾里。晨钟自承天门沉沉荡开,宫墙根下的露水凝着碎星,被值夜的宦官提着灯笼一照,便泛起点点金芒。

御道两侧,早朝的官员们身着各色官服肃立朝堂,乾元殿前,执戟的金甲卫士站立官员两侧。

“朕自即位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唯恐政事不勤,下有疏漏,辜负了先帝的谆谆教诲。所幸,民生安泰,边疆宁和,如此算是有些薄功了。”

玉阶下紫袍官服突然一动,李康踏着青玉阶大步而出,此人身高八尺,络腮胡,他恭立道:“圣上此言过于谦逊!太祖皇帝铁马金戈定乾坤,龙武皇帝挥师漠北拓疆土,自先帝开始重文治天下而我皇圣上内修仁政,外服四夷,文治武功皆胜前朝,实乃千古圣君!”

这话惊得廊下执戟武士都悄悄侧目,朝官神色各异,多有鄙夷。

此人名叫李康,表字寺肇,尚书左仆射,时人称左相,爵称卫国公,身兼数十职,中枢财政、军事、人事等各领域皆有重任在身,权柄极盛。

“此言,朕就当是卫国公的殷切期许。”姜昭棠微笑道。

一个白须老者笑了几声,缓缓走出队伍,作揖道:“左相讲说的过于笼统,圣上的功绩岂是寥寥几句就能盖过的。”

“哦?”李康似笑非笑的看着老者,说道:“右相此言极是,是我阐述不周了,圣上圣明之处浩如烟海,不过朝时如此短暂,您教我如何讲说的清呢?”

右相微微颔首,抚须道:“圣上泽被苍生,功绩实在无法细说,但其可分为文治与武功,武功自然不必说,自从圣上登基以来,边疆安宁,莽族再无犯边之举,十二州的百姓也终于得到喘息的机会,这皆是圣上降下的福运,臣再说文治,今晨朝列御道旁,我与一江州信使交谈一番,他说是过来呈贡诗的,哈哈哈,我听了实在是感慨莫名,我华朝立国将近百余载,只有今朝有贡诗入长安,这难道不足以证明我大华文治之盛么。”

说罢,右相深深一揖道:“此盛景,全赖圣上英明。”

李康轻笑,朝他拱手道:“是,右相所论的确详尽。”

姜昭棠半歪在御座上,瞧着两位丞相你一言我一语地互怼,嘴角虽挂着笑,眼神却透着股漫不经心。那些歌功颂德的话,听了不知多少遍,早没了兴致。见两人突然住了口,他微微坐直身子,眼神里闪过一丝意犹未尽,心里暗自可惜:这刚有点火药味,怎么就吵不下去了?

他调侃道:“行了行了,何至于如此夸张,难不成朕可功比尧舜了?实在是没什么新意可言,你们啊,身为百官之率,以后少些阿谀之词,对官署之事多些关注吧。”

“喏。”左右二人相视而笑,恭敬地拱手退下。

“究竟是什么贡诗,竟然还要用快马专程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