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藏书阁(2 / 2)

推门而入,只见一位精神矍铄、戴着圆框眼镜的老者正伏在宽大的书案前,案上铺着图纸和古籍,正是享誉海内外的建筑泰斗、土木系主任梁先生。他抬起头,目光透过镜片落在林墨身上,带着审视,却也含着一丝长者对优秀后辈的温和。

“梁先生,林墨同学来了。”吴老师恭敬地说。

“好,辛苦你了,吴老师。”梁先生放下手中的笔,对吴老师点点头,吴老师便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梁先生和林墨。梁先生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仔细地打量了林墨一番,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林墨同学,刘副主任跟我提过你了。说你不仅学业优秀,动手能力极强,是难得的六级木工,还对传统建筑营造很有兴趣,甚至参与了轻工部重要的出口设计项目。”

林墨微微躬身:“梁先生过奖了,学生只是尽己所能,多学一些。”

梁先生微微颔首,话锋转入正题:“听说你想查阅一些关于古建筑法式、传统工艺方面的书籍?学校的图书馆,确实难以满足深入研究的需要。”

“是的,梁先生。”林墨坦诚道,“学生觉得,现代土木工程源于西方体系,固然先进,但我们祖先在木结构、砖石营造方面积累的智慧,尤其是在空间利用、结构稳定、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方面,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和学习的地方。”

“我想试着找找看,能否将一些传统的智慧,用现代工程语言加以理解和转化。”

这番话显然说到了梁先生的心坎上。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和保护中国古建筑,最痛心的就是传统营造技艺的断层和现代建筑对传统的漠视。听到一个年轻的学生能有这样的见识和追求,他眼中赞赏之意更浓。

梁先生沉吟片刻,从抽屉里取出一把略显古旧的黄铜钥匙,放在桌上,推向林墨:“这是我的私人藏书室钥匙,就在系馆顶楼东侧那个小房间。里面有一些我多年搜集的书籍、图纸和笔记,或许对你有帮助。”

林墨心中一震,这是莫大的信任和殊荣!他强压住激动,双手接过钥匙,郑重地说:“谢谢梁先生!学生一定珍惜这次机会,妥善保管,绝不损坏任何书籍资料。”

梁先生摆摆手,语气严肃起来:“钥匙给你,是信任,也是责任。里面的资料很多是孤本、手稿,非常珍贵。阅读时务必小心,不得涂画、折损,更不得私自带出。每次阅读后,要恢复原状。你可能做到?”

“学生一定严格遵守!”林墨坚定地回答。

“好。”梁先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去吧。希望你能在那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更希望你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连接传统与现代的路。”

手握这把沉甸甸的钥匙,林墨知道,这不仅是打开了了一扇藏书室的门,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邃学问殿堂的大门。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在完成课业、参与设计项目的同时,高效地利用这个宝贵的资源,汲取那些即将淹没在时光中的古老智慧。他的大学生活,进入了又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