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现状与家事(2 / 2)

林墨欣然应允。兄弟俩趁着周末,去看了新房。林墨拿着卷尺仔细测量了房间的尺寸,观察了门窗朝向、通风采光,心中很快有了几个方案。

他结合当下能买到的家具尺寸和弟弟的储物需求,在纸上勾勒起来:哪里放一张结实耐用的单人床兼做储物箱,哪里靠墙做一排兼具书架和展示功能的多宝格,小厨房如何利用垂直空间增加吊柜,甚至还在窗下设计了一个可折叠的小桌板,既能当书桌也能当饭桌……

“空间小,就要在‘立体’和‘多功能’上做文章。”林墨一边画一边解释,“家具尽量靠墙,留出中间活动区域。用帘子或者矮柜做软隔断,区分一下睡觉和活动的区域。材料尽量选浅色,显得亮堂宽敞。”林贤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对哥哥的巧思佩服不已。

而在水木大学,林墨的名字再次成为了同学们私下热议的话题。上次春耕支农打野猪和参与发动机项目已经让人刮目相看,这次“设计家具创汇”的事迹不知怎地又在班里传开了。

大家这才知道,这个平时沉默寡言、总是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工人同学,竟然不声不响地做出了如此了不起的成就,为国家赚取了宝贵的外汇。

更让周伟、王建国等人感到“恐怖”的是,在做着这么多“不务正业”的事情的同时,林墨的学习成绩非但没有下滑,反而像他的木工手艺一样,稳定而扎实地一步步提升。

从大一时的班级十几名,到大二现在的稳定在七八名,尤其是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硬核课程上,他的成绩往往名列前茅。

“我说墨子,你还是人吗?”周伟勾着林墨的脖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哀嚎”,“又是打猎又是做模型,还跑出去设计家具赚外汇,这期末考试眼看又近了,你居然还有工夫给你弟设计房子?你这脑子是咋长的?时间都是哪来的?”

杨振华也凑过来,眼神里充满了探究和羡慕:“墨哥,透露透露秘诀呗?是不是有啥高效学习的独门秘籍?或者……你一天真有48小时?”

连沈知书看林墨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真正的佩服,推推眼镜道:“林墨同学的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能力,确实远超常人。能将实践、学业乃至家庭事务处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并且都取得优异成绩,这需要极强的自律性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徐润卿在一旁默默听着,脸色有些复杂。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基础和努力,总能超过这个“工人出身”的同学,如今却发现,对方不仅在动手能力上碾压他,连理论学习也稳步超越,甚至还拥有他无法企及的实践成果和外界认可。这种全方位的差距,让他感到一阵无力和挫败。

面对同学们的惊叹和疑问,林墨只是笑了笑,语气平淡:“哪有什么秘诀,就是上课专心点,平时多看看书,做事的时候不想别的罢了。”他无法解释意识空间中“鲁班工坊”带来的双倍时间效应和思维强化,只能将一切归功于专注和效率。

但他的表现,无疑在206宿舍和土木六零级同学心中,树立起一个“全能学霸”兼“隐藏大佬”的形象。那个来自工厂、成绩优秀、有些神秘的工人大学生,身上的光环愈发耀眼,也愈发让人好奇。

而林墨自己,则早已将目光投向下一阶段的学习与挑战,外界的议论于他,不过是清风过耳。他的道路,始终清晰而坚定地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