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饯行与旱灾(2 / 2)

收音机里的一些隐晦的消息,让林墨心中的不安逐渐加深。他决定亲自去看看。

一个周末,林墨骑着自行车,再次前往红星公社。名义上是给孙老蔫送点城里买的烟丝和糕点,实则是想亲眼看看外面的情况。

离公社越近,眼前的景象越让林墨心惊。本该是春水初生、草木萌发的时节,沿途的田地却显得干旱而缺乏生机。沟渠里只有浅浅的泥浆,许多小河断流,露出龟裂的河床。远处山林的绿色也透着一种缺乏水分的灰暗。

来到孙老蔫的猎户小屋,老猎人的脸色比上次更加凝重。他吧嗒着旱烟袋,指着远处光秃秃的山脊和干涸的水塘,声音沙哑:

“林子,看见了?这老天爷...是铁了心不下雨了。”他叹了口气,“水库快见底了,生产队浇地的水都得轮流排,紧着种子田用。山上的野物...更少了,水都没得喝,哪还有活路?民兵队巡得更勤了,怕有人饿急了打野物的主意。”

孙老蔫又指了指公社方向:“公社的大食堂...早就开不下去了。听说不少人家...开始挖野菜吃了。唉...”

林墨的心沉甸甸的。孙老蔫的描述和眼前干裂的土地,比收音机里的任何报道都更具象、更残酷。旱魃的魔影,正实实在在笼罩在这片土地上。他空间里囤积的如山粮食,与眼前这片干渴的土地和那些可能面临饥饿的乡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

回城的路上,林墨骑得很慢。春风本该和煦,此刻吹在脸上却带着干燥的尘土味。他望着田野里那些在干部带领下奋力挑水、开凿临时引水渠的社员们佝偻的身影,一种无力感和深深的忧虑涌上心头。

“能做点什么吗?”林墨问自己。

直接拿出粮食?风险巨大,杯水车薪,且无法解释来源。

利用空间的能力?空间只能储纳,不能凭空生水或大规模转移物资。

或许...可以从技术层面想想办法?比如改良一些更省水、更高效的农具?或者利用自己对水利的一些粗后世信息碎片,提点建议?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他想起在鲁班工坊里看到过的一些古代灌溉工具图纸,虽然原始,但在特定条件下或许能提高效率。也想起后世一些简易的集雨装置或保墒方法。

林墨知道这很难,也很可能收效甚微,但坐视不理,他于心难安。至少,可以尝试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片干渴的土地和挣扎求生的人们,做一点点事情。他用力蹬动自行车踏板,朝着家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