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展品与求鱼(2 / 2)

在最后进行扶手内侧凹槽边缘倒圆处理时,林墨更是拿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致。他不用砂纸,而是选用细小的硬木条包裹着最细的砂布,如同雕刻般,一点一点、一丝一丝地打磨凹槽的内外边缘。直到手指触摸上去,感觉温润如玉,毫无毛刺和硌手感。连负责最后表面油漆的老师傅看了都忍不住说:“小林啊,你这打磨的功夫,比我们这些老油漆匠要求的还高!这漆上去,效果绝对差不了!”

林墨在制作过程中展现出的对图纸的绝对执行力、对细节的极致苛求、以及解决精密结构问题的巧手与耐心,彻底折服了项目组的成员。就连陈枋安,看着那把在众人合力下逐渐成型、线条流畅优雅、结构精巧扎实的沙发椅,再看着林墨那心无旁骛、精益求精的侧影,心中充满了欣慰和庆幸:把这个小子拉进项目组,是他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新派家具也能有艺术的展现,不单单只是追求舒适。

三月下旬,几场本该如约而至的春雨爽了约,京城的空气显得有些干燥。一些关于北方地区开春少雨、墒情欠佳的消息,开始零星出现在报纸和广播里。经历过年前贾张氏带回来的恐慌,四合院里的人们对这种消息格外敏感,虽然京城供应依旧稳定,但一种未雨绸缪的气氛悄然弥漫。

这天傍晚,林墨刚调试完家里的牡丹收音机,听着里面的报道,后院二大爷刘海中背着手,摆出一如既往强调和脸上却带着略显尴尬的笑容,踱到了林家新居门口。

“林墨啊,忙着呢?”刘海中探头看了看屋里亮堂的电灯和桌上的收音机,语气比平时和缓了许多。

“二大爷,有事?”林墨站起身。

“咳,是有点事儿...”刘海中搓了搓手,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不是...我们家光齐五一办事儿嘛。傻柱掌勺,这席面的大菜,鱼是少不了的。图个‘年年有余’的吉利嘛!可现在...”他压低声音,带着点忧虑,“我听说啊,这什刹海、护城河,渔获都少了,供应也紧了点。去副食店问了几次,好点的鲤鱼草鱼,要么没有,要么排老长队还不见得能抢上...”

他顿了顿,看着林墨,脸上堆起笑容:“这不,想起你来了!林墨,你可是咱们院有名的‘渔把式’!听说你搞鱼是一把好手,啧啧...二大爷知道现在管得严了,不好弄。但你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二大爷弄几条像样的鱼?给光齐的婚宴撑撑场面?价钱好说!绝对不让你白忙活!”

刘海中的姿态放低了很多,少了很多平时二大爷的架子。林墨看着他那张带着不自然的笑脸,心中了然。刘海中这是真急了,既是为了儿子的面子,恐怕也是听到了风声,担心后面鱼更不好买。

林墨略一沉吟。空间里鲜鱼储备丰富,拿出几条不成问题。而且,刘海中是院里的管事大爷,平时虽然有些官迷,但也没怎么为难过林家。这个顺水人情可以做,既能缓和关系,也能小赚一笔,更重要的是,这也能为林家以后“偶尔”拿出点好东西做个铺垫。

“二大爷,您也知道,现在确实不比以前了。”林墨没有把话说满,“这样吧,我这两天抽空去以前熟的地方转转,想想办法。不敢打包票,但尽量给您弄几条像样的鲤鱼或者草鱼,每条...争取两斤往上。您看行吗?”

“行!太行了!”刘海中一听有门儿,顿时喜笑颜开,连声道谢,“林墨!二大爷就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够意思!鱼的大小就按照你说的办,只要是鲜活的就行!价钱你放心,绝对按市面上最好的价给!不会亏了你!”

送走千恩万谢的刘海中,林墨回到屋里。程秀英有些担忧:“木头,现在管得这么严,你真能弄到鱼?可别惹麻烦。”

“妈,放心。”林墨笑了笑,语气笃定,“我有分寸。几条鱼而已,不会有事。”他心中已有计较,过两天就“弄”几条空间里活力最好的大鲤鱼出来,既堵了刘海中的嘴,也小赚一笔外快。至于来源?就说托了以前捕鱼时的老关系,在统购点关闭前内部匀出来的。在这个物资紧张的时期,有点“特殊渠道”反而显得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