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短篇鬼语集 > 第645章 都市怪谈:巷中异闻

第645章 都市怪谈:巷中异闻(1 / 2)

七月半,鬼门开。

老话是这么传的,但在这座霓虹闪烁的现代都市里,没几个人真把这当回事。高楼大厦间穿梭的是网约车和外卖骑手,不是牛头马面;写字楼里亮到深夜的是电脑屏幕,不是引魂灯。

李明浩加完班已是深夜十一点半,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站在公司楼下点了根烟。手机嗡嗡震动,是妻子张莉发来的语音消息。

“死鬼,又死哪儿去了?

李明浩苦笑,回了条语音:“刚下班,这就回。你水多不多?等我回去

“去你妈的,老娘水多不多你不知道?赶紧滚回来,痒。”

这样的对话在他们夫妻间司空见惯。结婚七年,激情早已褪去,只剩下言语维系着表面热闹。李明浩掐灭烟,朝家的方向走去。

为了节省十分钟路程,他决定穿过那条老城区的小巷——福寿巷。

巷口站着个老人,穿着不合时令的厚棉袄,手里拿着一叠纸钱慢慢撒着。李明浩瞥了一眼,没太在意。城市角落里总有些守旧的人,特别是七月半这样的日子。

一踏入巷子,李明浩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明明是盛夏夜晚,巷子里却凉飕飕的,那不是空调外机喷出的热风中的凉意,而是一种沁入骨髓的阴冷。巷外大马路上的车声仿佛被什么隔断了,只剩下一种奇怪的寂静。

巷子两旁是老式住宅,窗户大多黑暗,只有零星几扇透出昏暗的灯光。李明浩加快脚步,皮鞋底敲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回响,那回响似乎比实际脚步声要延迟半秒,听起来像是有人在后面跟着他走。

他回头看了一眼,空无一人。

“自己吓自己。”李明浩嘟囔着,继续往前走。

越往深处,灯光越暗。他摸出手机想打开手电筒,却发现没有信号。

“妈的,这破地方。”

巷子两侧开始出现一些纸钱,零零散散撒在地上。有些堆成小堆,像是被人特意摆放的,中间插着未点燃的香。

李明浩心里有些发毛,但回头路似乎更远,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

前面拐角处隐约有个人影。走近些,是个中年妇女蹲在那里烧纸,面前是个铁盆,盆里火光跳跃,映得她脸庞忽明忽暗。她一边烧一边喃喃自语,听不清在说什么。

李明浩松了口气,有人就好。

经过那妇女时,他客气地点了点头。妇女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眼神空洞得让人不舒服。她手里的纸钱不是常见的金银色,而是一种奇怪的灰白色,投入火中时发出噼啪声,火星四溅。

走过拐角,李明浩愣住了。

前面巷子中间,摆着一条长凳。长凳上坐着个人——更准确地说,是两个人。一个男人趴在女人腿上,女人正给他掏耳朵。

这场景本身并不稀奇,但放在这时间这地点,就显得格外诡异。两人都穿着老式衣服,像是从几十年前的老照片里走出来的。女人专心致志地掏着耳朵,男人则一动不动。

李明浩犹豫了一下,决定从旁边绕过去。就在他经过时,女人突然抬起头,对他笑了笑。那笑容僵硬得不自然,像是有人用线拉扯着她的嘴角。

更让他心悸的是,那趴着的男人根本没有耳朵——他头部两侧空空如也,只有光滑的皮肤。

李明浩浑身汗毛倒竖,快步向前走,几乎要跑起来。

前面又出现一个人影,蹲在墙角,似乎在摆弄什么。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个老头,正在组装一盏灯笼——白色的灯笼,框架已经搭好,正在往上糊纸。

老头动作缓慢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什么神圣仪式。李明浩注意到,灯笼骨架上刻着奇怪的图案,不像寻常的福寿花纹。

就在他即将经过时,老头突然抬起头:“小伙子,能帮个忙吗?”

李明浩僵在原地,不知该不该回应。

“帮我扶一下这边,我绑个结。”老头语气平常,就像在小区里找人帮忙修自行车的老大爷。

李明浩犹豫片刻,还是走了过去。他告诉自己,别自己吓自己,七月半也是普通日子,哪来那么多鬼鬼神神的。

他伸手扶住灯笼骨架,触手冰凉,不像竹木也不像金属。老头慢条斯理地系着结,手指干瘦如柴。

“这么晚还在外面逛?”老头随口问道,眼睛仍专注手上的活计。

“加班刚下班。”李明浩简短回答,只想快点结束。

“七月半啊,不宜晚归。”老头摇摇头,“这时候,不该在外的都不该在外。”

“什么意思?”

老头终于系好结,抬起头来。李明浩倒吸一口凉气——老头的眼睛没有瞳孔,全是眼白,但在昏暗光线下,他不能完全确定。

“意思是,活人归阳间,死人归阴间,各有所归。搅乱了,就出问题。”老头说着,又低头继续糊纸,“谢谢了啊,你可以走了。”

李明浩如获大赦,快步离开。走了十几米回头一看,老头和灯笼都不见了,墙角空无一物。

他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吓了他一跳。是张莉打来的。

“你死哪儿去了?都快十二点了!”电话那头传来妻子的吼声,伴随着炒菜的声音,“老娘

听到这熟悉的话,李明浩竟感到一丝安慰:“马上就到,已经进那条巷子了。”

“快点!痒得不行了,就等你回来止痒呢!”

挂了电话,李明浩才发现手机依然显示无信号。那刚才的电话是怎么接通的?

他不敢细想,只想赶紧走出这诡异的巷子。

前面就是巷口了,能看到马路上的路灯和偶尔经过的车灯。李明浩长舒一口气,加快脚步。

就在离出口还有十几米的地方,他忽然瞥见旁边一个小岔巷里有什么东西。

那是个身影,穿着熟悉的西装——和他自己身上这套一模一样。

李明浩停下脚步,仔细看去。那个身影背对着他,站在岔巷深处,一动不动。更让他心惊的是,那身影旁边隐约还有个人影,矮一些,瘦一些,像是...

像是张莉的身影。

不可能,妻子在家做饭等他,怎么会在这里?

就在这时,那个像他的身影转过头来——李明浩看到了自己的脸。那张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睛空洞地望着他,然后缓缓举起手,指向某个方向。

旁边的女性身影也转过头来,确实是张莉的脸,但苍白得不正常,嘴角却带着一种诡异的微笑,完全不似真人。

李明浩吓得连连后退,撞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回头一看,是巷墙边摆放的一个石臼,里面盛满了灰白色的纸灰,像是刚烧完不久。

当他再看向岔巷时,那两个身影已经不见了。

李明浩发疯似的跑向巷口,冲出了福寿巷。重新听到马路上的车声,看到明亮的路灯,他几乎要瘫倒在地。

接下来的回家路上,他心神不宁,不断回想刚才的景象。是幻觉吗?还是加班太累眼花了?

到家推开门,闻到熟悉的饭菜香,听到厨房里传来妻子炒菜的声音,李明浩的心才稍稍安定。

“死鬼,终于知道回来了?”张莉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穿着宽松的家居服,头发随意挽起,“老娘等得不耐烦了,水多得溢出来了都。”

若是平时,李明浩会回一句更露骨的,但现在他没什么心情,只是默默放下包,洗了手坐到餐桌前。

“怎么了?一副见了鬼的样子。”张莉打量着他。

“可能真是见了鬼。”李明浩苦笑,把巷子里的经历说了一遍。

张莉起初还笑他胆小,听到后面脸色渐渐变了:“你说你也看到我了?”

“幻觉吧,肯定是太累了。”李明浩扒了口饭,“不过那巷子确实邪门,以后再也不走了。”

张莉却放下筷子,神情严肃:“你经过的那段巷子,以前是不是有棵老槐树?”

李明浩回想了一下,点点头:“好像是有。”

张莉的脸色变得苍白:“那段巷子去年拆了一部分,因为那棵老槐树半夜突然倒了,砸塌了一面墙,砸死了一对......”她突然停住,不敢说下去。

“砸死了谁?”李明浩追问。

“一对野鸳鸯。”张莉压低声音,“那男的有家室,女的也是别人的老婆,两人经常在那边私会。墙塌了,两人被砸得面目全非,尤其是那男的,半个头都没了。”

李明浩想起那个没有耳朵的男人,胃里一阵翻腾。

“而且,”张莉继续说,“当时有个老头正好在附近烧纸,看到事故吓犯了心脏病,也没抢救过来。”

李明浩想起那个糊灯笼的老头。

“巷口烧纸的老太太呢?”他哑声问。

“什么老太太?”

“我刚进巷子时,有个老太太在撒纸钱。”

张莉摇摇头:“我不知道。不过福寿巷一直就叫福寿巷,后来出了这些事,老人们都说名字太邪压不住,但年轻人谁信这些......”

两人沉默地吃完饭,原本每晚必备的下流话和打情骂俏都没了踪影。

睡前,李明浩刷着手机,突然在本地论坛看到一个帖子:《七月半福寿巷见闻》。

他点进去,楼主描述的经历与他惊人相似——撒纸钱的老太太、掏耳朵的男女、糊灯笼的老头。帖子类似经历。

最让李明浩心惊的是,楼主在最后写道:“最恐怖的是,我在巷子里看到了我自己,还有我老婆。那个‘我’还指着某个方向。回家后我才想起来,三年前我和老婆曾经在福寿巷边上的小旅馆开过房,那时候我们还没结婚,都是瞒着家里人出来的。”

李明浩的手开始发抖。他和张莉结婚前,也曾经去福寿巷边上的小旅馆偷过情,张莉后来和前夫离婚了才跟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