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烧饼摊前的巧计(1 / 2)

潘金莲把最后一笼梅干菜肉饼摆上竹架时,指腹被烫得发麻。她往指尖呵了口凉气,抬眼就见武大郎蹲在摊前,正用粗布蘸着清水擦那块裂了缝的案板,动作轻得像在呵护什么宝贝。

“大郎,别擦了。”她踢了踢他的草鞋,“李府的小厮快来了,昨儿订了二十个肉饼,说是要给老太太做寿礼。”

武大郎“哎”了一声,慌忙直起身,膝盖“咔嗒”响了声。他手里的粗布还攥在掌心,布角滴着水,在泥地上洇出小小的湿痕。“俺、俺这就去装。”他转身时,后腰的补丁被风掀起一角——那是潘金莲用碎布头拼的桃花纹,针脚歪歪扭扭,却比新买的还耐穿。

潘金莲看着他笨拙地往油纸里塞肉饼,忽然想起三个月前,这人连数钱都数不清,如今却能把每种饼的馅料分得明明白白。她心里暖烘烘的,刚要说话,眼角余光瞥见巷口闪过几个熟悉的身影——西门庆家的恶奴,为首那个塌鼻子,上回被她用账本抽过脸。

“媳妇,他、他们又来了。”武大郎的声音发颤,手里的油纸“啪”地掉在地上,肉饼滚出来两个,沾了层薄灰。他慌忙去捡,指尖被烫得一缩,却还是把饼紧紧攥在手里,像护着什么稀世珍宝。

潘金莲弯腰捡起饼,用干净的布擦了擦灰:“怕啥?咱有法子治他们。”她从竹架下拖出个小木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本账册,最上面那本的封皮写着“阳谷县商户往来账”,墨迹是她特意用炭笔加粗的。

说话间,西门庆已摇着金漆折扇晃过来,绸衫上的金线在日头下闪得人眼晕。“武家娘子,今儿的肉饼闻着比前儿香啊。”他眼神黏在潘金莲身上,像块嚼不烂的牛皮糖,“听说李府的寿宴都用你家的饼,不如归顺了我,以后阳谷县的宴席饼子,全由你家供应,如何?”

旁边的恶奴跟着哄笑,塌鼻子故意撞了武大郎一下:“听见没?西门大官人给你们饭吃,还不快磕头谢恩?”

武大郎踉跄着站稳,脸憋得通红,攥着肉饼的手青筋直跳:“俺、俺们不用!俺们自己能挣!”

“自己挣?”西门庆嗤笑一声,扇子往竹架上一敲,“我听说你家的面粉掺了沙土,肉里拌了馊油,不然怎会卖得这般便宜?”他突然提高嗓门,“大家快来看啊!这黑心的夫妻,用烂饼子糊弄人呢!”

几个正要掏钱的客人犹豫着往后退,有个提着菜篮的大娘把刚买的饼往地上一扔:“怪不得我家老头子吃了闹肚子,原来是你们的饼不干净!”

潘金莲心里冷笑——这定是西门庆安排的托。她没动怒,反而从木箱里抽出本账册,“哗啦”翻到中间一页:“各位街坊看清了,这是我家每日采买的记录。面粉是李记粮铺的一等粉,每斤十二文,王掌柜的亲笔签字在这儿;猪肉是张屠户每日天不亮送来的新鲜肉,每斤三十五文,这是他画的押。”她把账册举得高高的,“至于价格,我们薄利多销,每个饼只赚两文钱,不信的可以去问其他铺子,同等馅料的饼,哪家不卖十五文?”

人群里有人应和:“是啊,我昨儿买了十个,家里孩子抢着吃,好得很!”“张屠户的肉确实新鲜,我早上还见他给潘娘子送肉呢!”

西门庆的脸青一阵白一阵,冲恶奴使了个眼色:“给我把这些破账册烧了!”

恶奴刚要动手,潘金莲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用油纸裹着的几块碎银。“西门大官人怕是忘了,上个月你让管家来买饼,说要给巡抚大人送礼,当时订了五十个莲蓉饼,欠的钱至今没给。”她把碎银往他面前一递,“这是当时的订金,你要是再闹,我就拿着账册去巡抚大人跟前问问,他吃的饼,是不是用‘沙土面粉’做的?”

西门庆的脸“唰”地白了。巡抚大人是他爹的顶头上司,这事要是捅出去,别说他爹的乌纱帽保不住,他这条小命都悬。他狠狠瞪了潘金莲一眼,咬牙道:“算你狠!”甩袖就走,恶奴们跟在后面,像群夹着尾巴的狗。

看着他们的背影,武大郎手里的肉饼还在微微发抖,掌心全是汗:“媳妇,你、你啥时候攒的这招?”

“早备着了。”潘金莲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把掉在地上的饼捡起来,“这两个脏了,咱自己吃,重新给李府装二十个。”她忽然注意到他手背上的红痕,是刚才捡饼时烫的,“怎么这么不小心?”

“不疼。”武大郎咧开嘴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晒蔫了的菊花,“媳妇,你刚才可真厉害,比、比戏文里的穆桂英还厉害!”

潘金莲被他逗得直笑,从竹篮里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她特意留的糖酥饼:“给,奖励你的。”

武大郎接过来,却没吃,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留、留着晚上给你吃。”

正说着,李府的小厮提着食盒来了,身后还跟着个穿青布袍的先生,是李府的账房。“潘娘子,我家老太太听说你家的饼好,特意让我多带些回去。”小厮笑着递过银子,“这是双倍的价钱,辛苦你再做三十个。”

潘金莲刚要应,账房先生忽然开口:“潘娘子,我家老爷想请你去府里一趟,说是有笔生意想跟你谈。”

武大郎顿时紧张起来,拽了拽潘金莲的衣角:“不、不去,别是圈套……”

潘金莲拍了拍他的手背,笑着对先生说:“劳烦先生稍等,我这就跟你去。”她转头对武大郎眨眨眼,“放心,我去去就回,你看好摊子。”

李府的马车停在巷口,黑漆车厢上描着金线,比西门庆的马车气派多了。潘金莲刚上车,就见车座上摆着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套崭新的擀面工具,乌木柄上刻着“精工”二字。

“这是我家老爷的一点心意。”账房先生笑着说,“他说潘娘子的手艺好,该用些好工具。”

潘金莲心里一动——这李老爷是阳谷县的首富,为人低调,从不掺和西门家的事,今儿突然找她,定不简单。